篆书有收藏价值吗?

卓志恒卓志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篆书,是书法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字体。它既不属于纯粹的汉字书写体系,也不属于汉字的另一个延伸——草书、行书和楷书系统。所以研究起它的来龙去脉,比之其他书体要复杂一些。

我们先来讲讲“篆”这字的意思。 《说文解字·言部》:“篆之形,上下其笔也。谓直上而下,如篆之文也。”“篆”的本义,其实指代的就是雕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也就是甲骨文。因为这种文字多用于卜辞(即占卜所用的文字)。且行文上下贯通,故谓之“篆”。

我们现在一般将殷商周秦的文字统称为“古文字”。这些文字在甲骨上或是金文中呈现出来的样子,都是呈纵向排列的,故此,“篆”的字形也就相应地做了纵向上的延伸。 不过,“篆”字的本义固然是指代甲骨文,但这里的“文”却并非特指文字。因为在甲骨文刚刚出土的时候,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它是文字,故称之为“古文”或“甲骨文”。同时,由于这些文字大多用来记录祭祀等事,又与“篆”的含义相合,于是人们就称它为“篆文”。“篆”的概念在最初的含义里是很含混的。

直到小篆出现以后,才以特定的字形彻底取代了“篆文”的称号。而“篆文”则逐渐地成了“籀文”的代名词。 那么什么是小篆呢? 小篆,亦称“秦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所推广的文字。由于当时文字书写的材料主要来源于竹木简牍,故先秦文字多残缺不全。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学者们对文字的形成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参照铜器铭文创造了隶书的笔画,最终形成了小篆。虽然小篆的字形较之甲骨文已有了很大的简化,但它的笔画仍然十分繁复。

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小篆,多是刻在石头上的碑文。这是因为小篆普遍字径较大,而又没有笔画,如果像写隶书那样拓片的话,很难把字迹完全清晰地表现出来。所以古人就采用刻碑的方式,将文字刻于石上。由于这种方式能够尽可能确保字形的准确,因而小篆的形体也就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 除了小篆之外,还有另外一种近似的小字体,叫做“细篆”。

这种字体实际上是小篆字体的“迷你版”,因为它实在太小了,如果不放大来看,很难辨认。所以它是一种主要用于印章和文字的附饰性的字体。 那么,为什么还要专门拿出来说它有价值呢?

原因是这样的:现在有很多人喜欢收藏古代的印玺,尤其是那些造型奇巧的方印。而在鉴定这些印玺的年代时,通常需要看两个东西,一个是印文的字体,另外就是文字的内容。前者说明时代特征,后者则提供具体的信息。而如果遇到了新莽时期的官印,或者是汉印中的朱文印,那就更好确认年代了。因为这两种样式在汉代之后一直延续了下来,而有形的实物资料对于断代又是如此重要,所以这类印章的价值自然也就一目了然了。

可问题是,有很多方印上的文字却是无法看清的,或者有些模糊不清地看到了,也会产生误认。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请出我们的“好朋友”——小篆来帮忙了!

因为小篆多刻于石碑之上,而石碑作为一种耐久性材料,能够完整地保留到当代,其上的文字自然也不会有所磨损。所以当我们遇到难以识别的方印文字时,就可以借助它来辨认字体了。 这就是我关于“篆书是否具有收藏价值”的回答。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