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二年有几种银元?
1933年,国民党政府施行法币政策。规定以法币(含关金券)为唯一法定货币,同时严禁流通银本位币和银元。但旧银元仍在市场上流通,因此发行新银元,即“国统区银元”,收回旧银元。为了与民国时期的旧银圆相区别,称为“民国银元”。它包括三种:第一种是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版;第二种是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版;第三种是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版。 其中,民国二十三年的版式较多,根据背面图案分为:背双旗、五粒金星、四粒金星、三粒金星、二粒金星等;
按面值可分为:壹元、伍角、贰角、壹角四种。 除二十三年外,其他两种较少见。 另外还有一种“袁大头”,非国民党的银元。袁世凯当政时发明的银元。正面印着袁世凯的侧面头像,故称“袁大头”,也有叫“袁世凯银元”的。
还有北洋政府时期发行的银元,也称“北洋银元”或“北洋官银元”。 由于民国时期战乱频繁,各地军阀混战,各军都发行有自己的货币。这种货币在抗战前流行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在战争中逐步退出流通领域。
还有一些地区性的小银行也发行过货币,这些货币有纸钞,也有铸币。由于这些货币发行量较小,流传至现在的也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