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年袁大头有什么暗记?

熊梓希熊梓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袁大头如今已成为中国钱币市场上最流行、知名度最高的银元。那么,作为一枚珍稀银元,其背面珠圈外侧到底暗藏着哪些看不见的“秘密”呢?

据收藏专家揭秘,在百年前的中国钱币体系中,流通币主要有两个面值,即1元(即今日的100元)和10元,辅币主要是1角及半角。由于受国外货币影响,1911年开始中国开始有银币仿铸。当时有大量的外国银元流入中国,如墨西哥的"嘴狗"、英国"站洋"、加拿大的"站兔"等。这些外国银元花样翻新,设计与铸工精湛,当时中国自制银元,无法与之竞争,只得仿铸。因那时还未改共和,币上仍铸有"袁世凯像",故而称"袁大头"。

据悉,袁大头分为三个历史时期:首铸期(1914年-1916年)、二铸期(1917年-1928年)、三铸期(1929年-1935年)。

首铸期之“八亿”

因为在1914年造币总厂创建之初,当时拟定的章程中明确记载,银元的单价为银元币面值八倍。1914年6月12日财政总长阮仪阁向国会提出之《钱币法案》中,也明文规定银圆价值为贰元余,即壹元含铜79.2%,贰角含铜66%,半角含铜33%,均以银为主,但财政部并未宣布正式条文,而于同年12月开始铸造袁钱。

由于袁大头诞生于中华民国3年(1914年),因当时国内各省独立倾向严重(主要有:北洋新军控制的河北、山东、河南,将军混战区的江宁、四川、奉天、直隶、湖北、湖南、江西、陕西、甘肃等),袁大头只在部分省区使用,且流通范围有限。同时为了解决币制混乱,南京政府于民国4年(1915年)宣布统一币制,禁止银圆券以外之其他货币流通。

所以,在1914年袁大头铸造之初,其设计原意是准备作为民国政府的本位钱,欲使之取代前清银钱及中外银币,而非充当普通流通货币。1914年12月开始铸造发行之后,当时主要作为整理旧币之用,至1916年才会流通(但实际流通者少,多存于民间),所以,有“八年”版袁大头者均较早熟,而此种八年版之袁大头实为试铸品,并未流通。

据了解,当时试铸该枚袁大头之主要用意在于取代中央和地方新铸之银币,而以同面额之银元做交换。试铸品较多,但普通版较少,其币径、厚度均较流通日币为小(因为其重量为七钱二分,而日本银圆为七钱三分),钱文试铸汉书袁大头三字,笔划较细,背嘉禾纹,左右分枝,无点纹。

“袁大头”是民间对袁世凯侧面像银元的一种称谓,从1914年到1951年,当时中国的主要通货一直是由银元和铜币所组成的一个复合体系。银元的中心人物自然就是“袁大头”。

二铸期之“二毫”

1918年,铸行“袁大头”银币。此版本的“袁大头”,正面为袁世凯半侧坐姿侧面像,上边有“中华民国七年”,背面为嘉禾图腾,中央的币值“壹圆”两字旁分列“贰毫”。有此版别存在,是因为在1918年7月,天津造币厂于开铸“袁大头”银币之时,币值只用“壹圆”,未铸“半圆”及“二毫”。天津造币厂于1918年制造了八十五万枚壹圆“袁大头”后,便暂时停铸。

为了补足市场空缺,广东省造币厂于广州开铸广东省造“袁大头”银元。最初应市场需求,铸“袁大头”二毫币。面值为贰毫银圆。后应市场需求改铸壹圆银币。

三铸期之“五年”

1928年南京政府总括全国银行以及公共机关,予以整顿,成立了中央银行,使中国自宋朝以来一直存在的纸币制度终告消灭。但当时民间由于习惯,一时仍以银圆为主要通货。但银圆已由袁世凯时代的七钱三分改为成色为九分至八分银之银元,重量也由七钱二分改为半两。

民间交易以重量来计算者仍占绝大多数,故铸币无必要。于是于1929年至1935年,南京政府陆续将“袁大头”回收,同时铸行“孙小头”。

回顾“袁大头”的发展历史,即是中国从银本位币制迈向金币本位币制的过程。“袁大头”在近代中国银圆币制上历史地位较高。同时也是我国现代金融钱币中,铸造量最多,流通度最广的银元!

怎么分辨真假“袁大头”?

袁大头目前的伪品主要存在三类:第一是修改版别(如将“中华民国三年”改为“中华民国八年”);第二是增刻、修改瑕疵(如将“两木”改为“两水”,将“点”修改成“木”);第三是浇铸假银圆(这种假银圆往往边齿讲究,但是银含量极低,甚至用铜合金制造)。

修改版别的袁大头一般比较简单,可以一眼看出;后两种袁大头比较隐蔽,很难发现假币的异常。所以,收藏者必须多看、多识真品,才能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