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帽区别?

米正金米正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初沿明制,大帽左右分别有一块横竹,称作“靠山”,以表示官爵之高。如东阁大学士、尚衣监部总裁、两署都察院右都御史、兵部尚书、钦差仪察京畿道、内阁大学士、刑部尚书、兵部左侍郎、定南将军、正红旗蒙古都统等等。以后又把竹丝填彩织成文字,表明官职,以便行人参嘲。如填“福”、“禄”、“喜”、“寿”、“神”、“飞”、“天”、“府”、“春”、“台”、“山”、“仙”等等。因为嘲官帽不同于世俗的打油诗,所以又叫“官油头”。

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钦定“服玄冠,除巾帽、鞋底、帽舌上加刺”,并将官帽的形状明确规定为:“顶高一寸,缨长一尺二寸,傍插一得意虫”。于是又出现了插鸟翅膀的“仙翼”、做不同形状的“神虎”、装有垂珠的“风乌”等各种雅俗不一的官帽。

从清初直到乾隆未年,各品级官帽的顶子都是纯黑的,只有荣誉特赏方才衔饰宝石。从清代中期开始,各品级官帽的顶子渐渐有了色彩:一品黑,二品红,三品黄,四品白,五品青,六品蓝,七品朱,八品绿,九品黑钳(以次减低)。镶有宝石的顶子,则按各种品级从兼顶一直到顶戴和盘堆(即玻璃顶)。材质从琉璃到金、铜,视品级不同而有所区别。

从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起,把原来只有补服才用的犀角涂成红色,装在补服衣襟的上面,代替盘领,称为“顶星”或“顶代”,即现代的领结。于是文官的垂带便没有顶上的装饰了。

清代乌纱帽的形制随明朝的传统而定:前高后低,左右突起成角。以素纱做成,上涂黑漆,或配上金线妆丝,或缀以珠宝,以示贵贱级差。帽上立铁丝弯成筒状,成为“乌纱帽翅”。又称之为“项巾”、“纱项”、“元帽”、“凉帽”、“竹皮凉帽”、“藤草凉帽”、“柳木凉帽”等。

乌纱帽的戴法以束巾为多,即把巾束在头顶,两脚扎起,飘于脑后。也有盘髻于头顶,或夹于鬓际的,或垂于脑后,或横裹在颈上的。官吏戴乌纱帽,往往在罩口处抹上一撮白纱,称作“抹眉”,或者系一条黑绒绦(丝带),称作“揽鬓”。这些装饰是为了表现文雅,而实际上是为了掩饰没有发髻而作出的形式上的强求。

又有用乌纱系结小帽的,称作“纱帽头”。亦称“折巾”、“巾环”、“巾袜”、“巾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