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有什么书法作品?

谌春韵谌春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唐代杜甫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但是,其存世的书法真迹却极为少有。1958年,在陕西天台山石崖上发现刻有杜甫草书《愁欣二诗》(一说《愁愤二诗》),书法点画丰厚饱满,行笔沉着痛快,气势纵横捭阖,有云烟雾绕之慨,被书法爱好者和学者推崇备至,称之为“神品”,“神笔”,“天台圣迹”,视之为“无价之宝”,吸引着众多学者前往瞻拜。

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杜甫草堂又是历经扩建,现草堂占地面积300余亩,仍沿袭清代嘉庆时的格局。园林是非常的幽静秀丽,“春水緑于苔”“主人登高去,鸡犬空恋恋”这些诗句是对杜甫草堂周围景色的绝妙写照,整个园林,体现了清代川西园林的建筑风格,园内亭台楼阁掩映在花木之中,溪水竹桥、亭轩廊阁与古朴厚重的文物建筑交相互映,园林内遍植翠竹幽篁,环境极为清幽,杜甫的著名诗篇《堂成》就是对其居所四周环境的描写,草堂原是杜甫“漂泊西南”的栖身之所,经过历代修葺扩建,如今,则是纪念杜甫的祠宇,也是文人墨客和广大人民群众拜谒诗圣,和感悟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圣地,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杜甫像一般读书人一样,早年也曾有过“窃比稷与卨”的鸿鹄之志。可是,生逢乱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忧患穷愁中度过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由于作者的“饥寒”“穷困”,与“黎元”“庶姓”同患共难,使他的诗歌创作闪耀着人民性、现实性的光辉。

公元759年(唐乾元二年)年底,杜甫结束了他入蜀前漂泊流离的生活,饱尝了战乱带来的离乱之苦,怀着对国事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恋,写下了感人至深的传世名篇《自京畿至忠州杜甫行踪图咏》一诗,表达了杜甫“生还自有丹心见,先立潮头唱大风”(见注释)的心声,描绘了他入蜀前长达千余公里途中所经的主要城镇、村落等地名。

关于这首诗的诗题,历代诸家版本有所不同,《杜诗详注》作《自京至成都四十韵》;《杜诗集成》作《自阆中还成都置酒行消苍龙阁观妓》(阆làng读浪,四川阆中县);《瀛奎律髓》作《将赴成都,登楼》,计五十六韵,但其内容则基本相同。杜甫的自注说:“题曰‘还成都置酒歌。’既云‘登楼’,又云‘阆中’,盖当时所作诗多忘其本题,今且从长篇者存之。”《自京至成都四十韵》也是由多个不同题名的诗作综合而成,从其内容可知杜甫晚年生活凄苦之至,但忧国忧民之心不泯。此诗为1960年杜甫纪念馆所藏《杜少陵集》所收录。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