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钱币模具怎么制作?
清代制钱的制作程序,清人杨宾在他所写的一书中说:“凡铸钱,皆用土模,一钱即一模,模上刻文背如钱制,其边稍大于钱,中空如钱大,熔化锡铅灌其中,冷定取出,其边土薄,钱轻易击落,合若干为一饼,运往铸场。至铸场,又合若干饼为一堆,加热熔解,入大模中铸之。大模周围高四五寸,中空一井,径二三尺。铅锡熔解入井,以铁锥搅匀,遂急取钱模覆井上,又急以钱模覆其上。以故上模之汗流入下模,下汗流入上模,其旁之汗流入周围。周围虽作钱文,然汗薄易破,其钱仍不全,名曰扫盆。上两枚则全,曰象眼钱,犹完者又曰边烂,再犹完者与大模中钱无异。凡钱出于大模者,皆与模文倒。于是拣完者以火红烧,翻入冷水中,取其光莹,曰淬火。淬火则文背俱正,其不完者不淬,以次第赏功。如铸一文之钱,重一钱二分,两枚合二钱四分,入大模则重一斤,又入大模中若干成一饼,凡一饼铸完,工赏钱四千。”杨宾的记述很详细,它大体说清了当时铸造铜钱的方法和流程。
清初沿用了明代的制钱模具制作方法——翻砂法。具体做法是,先把钱文、图案等铸在厚铜片上,制好钱范母。然后用黏性较好的砂土与炭末掺和在一起,填实于铁圈中,将钱范母钱背相隔压在沙土上,压出钱的形状印痕,然后倒湿细沙,扫去表面浮土,即成钱模。翻范时,用烧熔的铜液灌入泥模的中空部位。冷却后取出,把浇铸时形成的外范碎土铲去。就得到一个初铸铜钱。
钱局里,在翻钱模时,常以熟铜钱作母钱,压印在模型砂上,浇入铜液后,因母钱温度较低,铜液与其接触的部分很快凝结,与模型砂紧固在一起,使模型砂不能完全脱落,在熟铜钱上留下砂眼,这就是古籍记载的所谓“脱范”,其形状有月牙形或其他形状。铸造铜钱用的铜,主要来自云南,称滇铜。一般呈紫红色。各地钱局接京催解时,将所解之铜每50个钱编为一挂,用绳捆紧,称为挂铜。1300挂编为一运,等于1300斤。铸钱所需铅锡,则由钱局自行采买。钱范模上的钱文,一般为楷书,也有用篆书或隶书的,在各省铸造的行用钱中出现过。钱文笔画的形状也各不相同。文字的风格,有出自名人手笔或摹名人书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