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货币有哪些种类?
清代货币种类繁多,其数量之多,为历代所罕见。清入关前,主要货币有天命汗时铸的“天命通宝”,崇德汗时铸的“崇德通宝”和“宝 circled dot 巴图鲁”,顺治时铸的“顺治通宝”等当十大钱,还有当二、当三、当五的大小制钱。
清入关后,铜币制钱统一全国,计值单位由十进位制改为千进位制,一千文为一贯。清政府先后在全国各地设铸钱局17处,以户部宝泉局、工部宝源局为主局,其他均为分局,铸钱计值为通宝制,铸有“康熙通宝”至“光绪通宝”等年号钱。顺治以后,皇帝大多有铸行的年号钱,但没有改铸行的年号钱。
1853年太平天国占领南京后,铸行背“圣”字的当十、当百铜币和“天启通宝”当十钱。1854年至1855年,地主政权湘军铸行当十、当百铜币。咸丰三年至十三年(公元1853年至1863年),因镇压农民起义,军费开支浩大,库银不敷使用,清政府便在部分省开始推行纸币宝钞,并且相继用铜、铁、铅、纸和银铸(印)行了多种辅币。其中有当十、当二十、当三十、当五十、当百、当三百、当五百、当千的大钱,还有当五、当五十、当百的银钱,当二、当五的小制钱,以及银两辅币银毫等。由于滥铸各种大钱,造成货币贬值,市场混乱,民间又行用制钱,并导致银贵钱贱,清政府被迫将各种大钱限期收回,于同治元年起停止铸造。
清末,以银两为主币、铜钱为辅币的货币制度已不能适应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各省开始仿制银元,计值由两改为元。光绪26年(1900年)起,先后铸行“大清银币”和“大清铜币”,以取代传统的银两、制钱,货币从此进入机制币时代。辛亥革命后,清政府统治垮台,机制银币及铜币逐步被淘汰。由于清代中后期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央政权不能行使货币发行权的情况下,地方督抚、外国在华银行、私人银号也私铸银元及仿铸铜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