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代的碗怎么鉴定?
清代早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制瓷工艺达到了清代的顶峰时期,其产量超过了明代和清初。胎骨较厚重,釉面光洁莹润,色调明快,绘画工丽。
造型除瓶、盘、碗等传统品种外,还有仿明制品和仿古铜器形的制品。装饰题材多为龙凤、吉祥文字、刀马人和山水、花卉等,也有欧洲流行的巴洛克、洛可可等纹饰。
清中期,处于乾隆、嘉庆两朝之间,制瓷业走下坡路,但仍制作了许多精致的瓷器,而且产量很大。器物的胎体比乾隆时轻薄,釉面洁白光亮。造型仍沿袭乾隆时的风格,但制作不够精细。
清代晚期处于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6朝,制瓷工艺已经衰落。只有光绪时,由于国内政局和国外市场的需要,制瓷业有所起色,比同治时的产量大,有仿明、清的制品,其胎体比正窑要轻,不够规整,釉面光亮但不够莹润,纹饰较呆板、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