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真的有大清金锭吗?

乌子潍乌子潍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大清金锭通常指清朝国库及地方库现存的金锭,如户部库的关平金和工部库、内务府库等内库的市金,其因来自解往的各关和省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称“大清金”。清宫廷或地方机构日常行政活动所需的金、银实物,主要是本库或本机构自蓄及接受朝贡所得,即清初所谓“金圆圆”、“银锁子”。

清末,户部因银源枯竭、国用不足,曾以部库关平金行借,后又令各省将库存大清银币兑换成关平银解交户部,但因币制改革后货币贬值,各省迟解、拖解,结果户部不得不继续借金,终因入不敷出,清政府宣布“停铸金镑”,并废止“大清金本位币制”,比价亦从此失去限制,民国以后,金锭的形制、成色和铸造更趋于混乱,金锭形制多为元宝和金条,元宝分向上交纳的“库平”和本库自铸的“关平”、“市平”等不同成色标准,金条则多各省银钱局(银号)以收购的金首饰等实物所铸。

清代金锭与银锭一样,成色的品级有三级:头等98-99%,二等94-95%,三等90-91%。金锭的计重单位有金两和金圆,一金圆合十金两。在清代,金锭多用小容器以砂条浇铸而成。由于未采用机器压力,因此,金锭形状多不规则,浇铸好后,又多在锭体上打字、戳印,因此大清金锭的表面大多不平滑,有纹、有孔、有斑点和黄白色。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