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钱币背面的满文怎么识别?

仲孙欣美仲孙欣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代钱币,绝大多数钱背都有满文,清政府铸造钱币时,为什么要在钱背上铸上满文,其用意是让全国各民族,都能了解此钱出自清朝。

钱背的满文,是清代纪地铸造的暗码,全国约有30个满文,由于各地不通用,所以,各地铸钱局只识别本局的满文,“户”或“兵”部所辖各省的“钱课”司和宝泉局、宝源局只识别其所辖铸钱局的满文,而民间老百姓,只识别“通宝”即可。

钱背满文有20多个,分为二类:

一类是左右结构,有“宝平”“宝广”“宝福”“宝济”“宝泉”“宝源”“宝河”“宝德”“宝辽”“宝东”“宝广”“宝陕”“宝云”“宝川”和“宝浙”等,因“福”“济”“泉”皆为“水”字旁,为了便于识别,将“福”作“蝠”、将“济”作“齐”、将“泉”作“泉”(三点水改为十字水),以示区别。

另一类是上下结构,有“京”“冀”“鄂”“承”“黔”“漳”“黔”“潮”“桂”等九个字,因满文无法笔写,所以,以汉字代替。

如“潮”,因“潮”字无上无下,为区别满文满文,故以“朝”字代替,读音仍读“潮”。

上述这两大类满文,用一、二笔作图,也不难掌握,只要稍加练习,完全可以辩明。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清代中晚期钱币,有官铸亦有私铸,私铸是犯禁的,奸商为了逃避查禁,私铸钱币的背文,往往仿造。所以,辩识钱背满文必须与钱面文字结合进行。清代晚期私铸币较多,更应注意这一点,不可只凭背文去确认“通宝”。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