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老补子哪来有?
首先要知道,清代补子制度在清初是极为严格的,即使是皇帝恩赐也只在衣服上绣纹样而不允许制作成补子。即使因为某些原因,可以穿刺绣纹样的衣服,但是也严禁制作和使用补子,比如宗室王公及八旗成员。因为清初强调的是八旗制度和军功制度,在服饰上就用这种制度来淡化和消除文武大臣的文官和武将的尊贵感。
另外就是补服的尺寸在清初也有规定:文官用织金、武官用暗素。官服的用料和色彩也有严格限制,到了清中后期还增加了福字和寿字图案。清中后期满清皇族和大臣已经完全汉化,皇帝认为补服制度对于文官和武将的尊贵感表现不够,所以才开始放开了对补子的使用,又因为当时刺绣工艺水平和织造工艺的极大提高,使补子在图案和制作上更加的精致和细腻,这时期也就是补子制作和发放的鼎盛时期,可以说清代200多年的制作和发放的补子绝大多数是出自这一时期(清初只有康熙朝后期开始有较少的补子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