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十八罗汉画共几张?
十八罗汉画是清代宫廷绘画中一个特殊的类型,在绘画主题与内容的表现上具有独特性。罗汉是佛教“声闻乘”中的弟子,属小乘教,与“菩萨”(大乘教弟子)相比,他们不求自身成佛,只求通过佛祖释迦牟尼的点化教导修得正果。早期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造像中罗汉像为十六尊,到了明清时期,因受《大阿罗汉三十二相》一书和吴道子《十六罗汉图》的影响,罗汉像的数目逐渐演变成了十八尊。在艺术创作中,清代皇帝对罗汉形象有多种诠释与演绎,其中以绘画为主。这些作品大多集中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与伦敦大英博物馆,存世数量约有一百二十幅。由于政治权力与文化身份的不同,清代帝师及宫廷画师在艺术创作中,对十八罗汉形象表现形式的选择有着很大的差异。
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由张为邦、姚文瀚绘制的十八罗汉图是乾隆时期的代表作品。这类作品往往作为宫廷年画,以装饰宫殿为目的,挂于宫苑房檐、廊柱等处。它代表了“院体”画作的风格,作品设色艳丽、工笔重彩、气势恢宏、构图工整,将“罗汉”与“仙翁”的形象融合到了一起,并融入了满族的文化背景和审美倾向。乾隆皇帝作为这些作品的特殊文化缔造者,对这些罗汉画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