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兰亭序什么书法作品?
兰亭序是我国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一种行书书法作品,行书介于今隶(楷书),草书之间,它是为了补今隶的稚弱和草书的峻险而产生的一种字体。行楷的字较随便轻松,比今隶流动而有姿态,可是比较草书,就容易辨识而清楚。王羲之的兰亭序不但在我国古代的书法家中有头等的位置,就是当今书法作品中也是可居奇位的。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城西南郊(今浙江省绍兴市西南13公里)一个十分著名的风景区。它以水清流激、水藻丰满著称,并由南北鹅池、兰渚、曲水、觞亭、小天台、探微寺、流觞亭等古迹构成整个风景名胜区。东晋时的豪门大族虞、郗、司马三代联姻,在此聚居,建有别墅,兰亭周围成为王、谢等高贵大族们觞咏游乐的极佳去处。王羲之任会稽内史时,也常在此小憩,还用故友生前所赠之鹅掌换取当地一个道士的《养性》一书。后来,王羲之解职定居于这里,临水建宅,与道俗杂处,往来谈笑的多为名人。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暮春之初,在这里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文人郊游聚会。
当时的文人们除了“清谈”之外,最盛行的就是在山青水绿、曲水流觞之处,举行“修禊”(修心养性)游乐中的咏曲“禊事”。据《晋书列传第三十王彬之孙荟传》记载:“(王)献之(王羲之第七子),尝与(王)羲之俱乘(车),遨游山水。尝见(王)桓温自御车来,(王)羲之引(王)献之共(躲)入岩下,(王)桓温遂过而不复追也。”东晋时,王、谢、桓等都是高门势族的代表,王家与高门大族郗、庾又有多重血缘关系,是名门贵族的结合,可见王家的影响和高贵。王羲之、王献之又是当时顶尖级书法家,故而,王羲之(东晋时人们尊称的“右军”,即官职)为“禊事”文人郊游聚会而写的“兰亭序”当然就成为举世瞩目的书法墨宝。
当时与王羲之同游者,内史臣(王右军)41人,二、三品大员9人,还有在郡里的太守、参军等26人,共41人,其中有谢安、孙绰、徐殊等文学家、史学家。当时他们“仰观宇宙之大,……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兰亭序》)。其景其情可谓流觞曲水,吟诗作画,良辰、美景、赏心(心花怒放;心旷神怡;喜笑颜开)、乐事(玩得高兴,开心;做自己最想做的事;为人们做好事,行善事;……)“四美”俱,其情其乐可谓山青水绿,吟诗作画,贤人、美景、情怀、佳作“四时”(时刻、时间等,其实,就是“四美”的持续发展)足。
《兰亭序》通篇的章法,既能展示作者的个性风流,但又不越出规范的矩度之外。作者在行笔之中,虽然用笔变化无穷,但通篇看来,字字血脉相通,气韵相连,丝毫不着雕琢之痕。作品的点画、结字、行气无不跌宕起伏,作者的感情之线也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