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伯翔代表作品是什么?
孙伯翔先生有代表作《石鼓文》、《散氏盘》、《二爨》、《龙门造像记》。在创作方面,他主张意在笔先,以神写形,以静、拙、厚、重、辣见长,注重结体之变化,气势之贯通,风骨之卓荦,刀笔之交融。使转依字势而为之,或方或圆,方圆兼施,因时而变,无拘无束,纵横驰骋,不逾法度。以笔法起笔,以刀意结字,使碑与帖、刀与笔、方与圆、拙与巧、力与韵融合无间。
孙伯翔先生的书法,既承袭了先贤的传统,又张扬了自我的风格,“老汉三更犹点灯”,他以“壮心不已”的奋斗姿态,不断攀高峰,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孙伯翔,1934年生,河北乐亭人。当代著名书法家,师承孙墨佛、孟庆甲二位先生,尤喜北派书风。书法界评价孙伯翔先生的书法为“不拘法度、不守常法”的创新之路。是继沙孟海、赖少其之后在书坛上极具影响力的北方书风代表书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三、四届篆刻评审委员会委员,“孙过庭书法奖”艺术评奖活动终审评委,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孙伯翔先生自幼喜好书法,临书不辍。20世纪50年代,先后在天津美术公司、天津工艺美术厂从事装潢工作,业余时间苦习书法篆刻。20世纪60年代初,先后在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天津书画社工作。1981年,调天津市文联任《天津书法》副主编。后在天津文史研究馆工作。1982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孙伯翔被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并多次担任全国书法篆刻展览评委、艺术顾问。
孙伯翔的作品分别参加“中国新文艺大系·美术卷书法选”、“国际书法展览”、“中国现代书法篆刻展览”等重大展览。在书法理论研究方面,1985年,撰写了《试论碑帖关系》一文,发表在《书法》杂志上,在书法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反响,该文获天津市文联1984~1985年度优秀文艺理论文章奖。出版有《孙伯翔书法集》、《孙伯翔书画集》、《孙伯翔八十初度书画集》、《当代书法名家·孙伯翔作品选》,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孙伯翔书画百图精选》等。2003年、2005年其作品分别参加日本第17回、18回中日书道交流展;2006年,应日本亚洲文化会邀请,率团参加全日书道联的“中日书道交流会”,并进行书法交流。2003年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成就奖”——中国书法“兰亭终身成就奖”。2014年4月被评为“天津市文艺终身成就奖”。2014年获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兰亭奖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