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法怎么写?

刘珉希刘珉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帖子的内容很值得玩味,从几个角度解读一下吧。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帖中文字“晋王”、“大隋”的写法。 “晋王”中的“晋”字在《圣教序》中是左中右结构(如图),但在这则碑刻中变为左上右下结构;同时,将第二笔竖弯钩变短且不与右竖相接形成横画,“日”部横画较长,“介”部的撇折与捺脚相连等细节都有变化。而“大隋”两个字则都简化了,尤其“隋”字的“隹”部,在《圣教序》原拓本中被写成“立人”(如图),非常特殊的一个写法,但在本次所见碑刻中均被简化为“亻”。 这两个现象其实很好解释:这两个字是刻石的工匠所书,他们在实际书写过程中必然要遵循自己对于结字、用笔的审美习惯,这导致他们无法完全按照原作者的书写样式进行临摹,于是出现了这种带有创作成分的字迹——可以认为这是他们自己的临创练习之作。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字体中有没有比较固定的规律或特征。经过观察可以发现,这些字迹虽然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但是它们的笔画形态以及点画的排列组合方式还是有其共同之处的:

1.笔画粗细基本一致;2.笔画的起笔和收笔处多呈圆形;3.转折处多呈圆弧状而不是方折形等等。 我们再结合一些资料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目前普遍的看法都认为,王羲之的书法对后世影响极大,而王羲之一生最得意的作品就是《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学习王羲之的书风特意命虞世南、褚遂良等人临摹《圣教序》以供自己学习,并令当时著名书法家冯承素、欧阳询、褚遂良、薛稷、米芾、赵构等人在真本的基础上分别复制出五份,并亲自书写了跋语,最终将原本和跋语分放在龙门山和雁荡山的寺庙之中。这些刻石上的书法作品均为临摹本而非原作,但由于它们都是由唐太宗御笔亲书的,因而流传至今的原拓本极为难得,堪称天下珍品。

那么既然《圣教序》如此珍贵,为什么会有许多与它风格不同的“异体”呢?答案就藏在《历代书法名家名帖精粹》一书第98页(该书收录了大量古代碑刻字帖,其中也包括一些著名的摹拓本): 上图中所示的“永徽四年”四个字便是出自上述碑刻的拓本,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几个字的写法与《圣教序》原拓本的笔法差异还是很大的。根据本书编者介绍,这是因为此拓本是当时刻石工匠在拓印时直接拓取的墨本,所以保留了墨迹的原貌,而并非传统的“双钩廓填”法。

综上分析,题主提到的这篇《大隋晋王碑》应该是在《圣教序》流传之初的某个时期由当时的工匠所刻,而且极有可能是根据唐太宗御笔手书的《圣教序》摹拓而成的,只不过由于时间久远、战乱等因素的影响,原来的拓本已经遗失,所以我们看到的只是这些工匠自己根据自己的喜好重新创作的墨本而已——这些墨本不仅保留了刻石的风貌,也体现了古代匠人的书写能力以及对传统书法的理解水平。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些墨本虽然不能作为研究《圣教序》的依据,但是却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刻石风貌及工匠审美取向的重要参考资料。因此说,这份珍贵的残碑也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我们应该珍惜和维护它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优质答主

这个“旧”字,不知题主具体指的是什么意思…… 其实啊,这也不是什么特别难以解决的问题嘛! 可以试一下在旧纸(或旧宣)上创作新作品呀~ 而且这样也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作品的落款哦~ 当然啦,如果是在宣纸上就更好了。

那,为什么一定要用这样的方式去创作呢? 因为现在的纸张质量越来越好了哟~ 现在一般的印刷品和电脑打印稿的质量都非常的好看~ 所以,现在人们对于古代的那种很古老的书迹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哈~ 我觉得我说的对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