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军书法妙如何?
在《宣和书谱》中,“二王”各占一卷,其中《王羲之》为“正传六”,其地位明显高于《王献之》的“附录三”;而在北宋初期的官方书学组织——翰林书艺局(即“翰林书学院”)所编著的书学类目中, 只有王羲之一人,而并无王献之的名字。由此可知,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之中,王羲之的地位确实要远高于王献之。
其实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事。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重要文臣,且出身琅琊王氏这样当时的第一流世家大族,他的书法自然受到世人的瞩目与青睐; 而王献之虽然是王羲之的儿子、南朝宋的大书法家,但他出生的时候,王羲之已经六十岁了, 且他是在门第已不如家的东晋末、宋初之时出生的,这就使得世人对于他的书法关注程度远不及对王羲之的关注度来得高,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了。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说,这种社会风气的形成又恰恰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在当时的审美观里,更看重的是王羲之作为名士的才华与身份,而不是仅局限在他作为书法家的艺术成就上。 换而言之,在当时的人们看来,王羲之的艺术成就是建立在他在政治上与文学上的成就之上的,他是集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于一身的人物。而这种观念的形成也恰好说明了东晋乃至宋齐之际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并不像后世那般重视,他们更强调的是艺术家们本身的政治或文学才能的影响力和作用力。
当然,我们如果仔细研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的话,便会发现他所留下的墨宝都是那种十分严谨的楷书或者行书,而很少有草书流传下来的原因便是如此。因为王羲之以政治家的身份出现在众人的面前时,他的形象必然是严肃而又谨慎的,因此,他也就不会选择一种狂放不羁的书体来书写自己的作品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王羲之并没有很好地表现出他所擅长的草书的水平,反而使他的其它字体占据了主要的位置。而这正是王羲之作为一个“名士”的成功之处。 所以综上而论,所谓“右军书法妙如何?”其实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