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满绿的区别?

温梓锋温梓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满绿”是行业内对“满色”的简称,指的是颜色达到色满的程度。“色满”与“色阳”不同,它强调的是颜色的饱和度(深浅程度)。一件东西如果达到了“色满”的程度,那必然也是“色阳”的,但反之却并不一定成立。 例如,一块原料是绿色的,但是绿色部分偏灰,看起来不是那么悦目,那么即便它是“全绿的”,也无法获得很高的价值;而一些绿色虽然色调很正、很艳,但是色浅者如薄纸一般,也没有多少价值。所以,“色阳”“色浓”“色正”这几个方面,都要考虑在内在的品质判定之中。 而“种嫩”“水短”“肉粗”这些因素,通常都是会影响“色阳”“色浓”的呈现效果或者程度的。

当然,有些情况是例外——比如对于玻璃种、水种之类的优质翡翠,由于结构非常细腻,颗粒非常致密,色彩可以在其中弥漫开来,形成比较“阳”“浓”的颜色。而且这类材质往往具有透明度高、底色清新的特点,会在视觉上留下充足的色彩空间,所以即使有色调偏色的现象,也不会影响整体的美感和欣赏价值。

倪至桢倪至桢优质答主

由于天然的缅甸翡翠原料极少能够达到满绿,因此,大家在市场上能够看到的“玻璃种帝王绿”、“玻璃种艳绿”等全绿或满绿的成品,多数都是通过注胶染色处理而成的。染色处理的翡翠在自然界中本身颜色很浅,或者只有黄色、红色,没有绿色,只有通过人工染色才能生成绿色。

染色处理过程中普遍使用到的染料为有机染料、金属染料或者两种染料混合使用,使用酸液进行浸泡后,再经过注胶处理,将染料染入翡翠内部。使用酸液浸泡处理的翡翠会失去原先的致密性,密度会变小,而且在浸染、加热的过程中,翡翠表面的细小裂隙、断口会受热扩张,染料分子也会随之进入翡翠内部,当遇冷后,翡翠内部的裂隙、断口会发生收缩,染料分子就会滞留在翡翠内部,使翡翠的颜色变绿。

由于染色翡翠其本质上仍然属于B货翡翠的范畴,染色处理后,原本的结构和颜色特征全部丧失,因此,鉴定时可以通过以下特征与天然满绿翡翠进行区别:首先,绿色不自然,通常颜色为鲜绿或暗绿,与天然满绿翡翠相比,色泽偏浓并失真;在查氏滤色镜下颜色变红,并且由绿色变成砖红色;同时,绿色的翡翠常有与基质成分有关的色形特征,如色斑、色团、色块、色脉等,而染色翡翠常为均匀的纯绿色。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