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何姓书法家?
这位知友的问题,让我想起前些时候,知乎上有位朋友问过同样的问题——“如何评价王羲之《兰亭序》?” 这个问题下边有近百个答案,我看了看,基本上都是从技术层面去分析的。其实如果仅仅从技术水平上去评论书法作品的话,那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疑问,一个新手和一个大师的水平高下,肯定是很容易区分。但是书法艺术又不仅仅只是技术水平上的事情。 所以我觉得对于“技”的理解和对于“艺”的认识,可能才是我们评判一件书法作品的关键所在。
王羲之的书法可以说技术上的成熟度是非常高的了,所以如果单纯论技术的话,相信没有人能够提出什么大问题来。 但是如果我们把讨论的范围放开,把《兰亭序》放到中国书法史中去观照的话,问题就来了——《兰亭序》在技法上的创新和贡献到底有多大? 从晋书风格上来看,《兰亭序》确实是承袭了二王的风格。而从形式上看,虽然行间距、字间距都明显大于正书,但是撇、捺等主笔的长度明显是超过了魏晋以来的任何书家的,这就是对后世影响巨大的“飘”(或者叫飘逸)风气的开创。
但是,这里边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这种风格到底是王羲之个人创造的,还是和他同时代的文人墨客共同创造的结果呢?我们只能认为这是六朝文人的精神追求,但是我们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自唐以来,文人雅士们推崇王羲之,甚至到了近乎迷信的地步,他们把王羲之推到了一个神坛上,而这一方面,《兰亭序》的确做到了。 那么,这算不算是一种艺术创造呢?我想一定是的。毕竟王羲之是有可能的在一个基础上进行发挥创造,而唐宋的文人之所以能够写出这样的作品,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王羲之风气的影响。所以我们说《兰亭序》的艺术贡献应该是很大的!这一点应该没有多大疑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