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哪一位书法家使用笔时?
这个题有点意思,我们首先来看,古人是怎么写字的。 写字,古称“笔墨之事”。《礼记·檀弓下》有言:“书其名于策,以卒爵。”可见,至少在周朝的时候,我们就有通过书写来记录事情的习俗了。但当时的书写,可不是拿着毛笔写的,而是刻写在甲骨之上(就是被史学界称为“卜辞”的那些东西)。这玩意儿写得是汉字,但是和后世意义上的书法,可是一点关系也没有。
周朝之后,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变革,学术下移,民间学者的地位得到了提升。这一时期,产生了我国最早的文字学著作——《春秋》三传之一中的《左传》记载:鲁国大夫季札,在出使晋国的时候,看到晋国士族子弟在学习虞、夏、商、周的文字,于是感慨地说道:“自伯夷以来,未有能及君者也!”这从侧面反映了,这时候人们已经用毛笔书写了。因为用刀子刻字,是有一定难度的,不是一般人可以掌握的技术,所以能使用毛笔的人,肯定不一般。
我们再来看看,有没有别的史料,关于先秦的人们书写时候的场景。 汉代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曾经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 孔子的祖先是有一个专门的藏书阁的,而且这些典籍是用毛笔来书写的。这证明了三个事情:
第一,先秦的人们是真的在用毛笔写字;第二,毛笔应该是由儒家弟子发明创造的;第三,毛笔的材质应该是动物的毛。 用毛笔写出来以后,怎么处理这些文字呢?汉代的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一文中,提到这样一个信息: “假借《尚书》,宣之以传教。” 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人们除了把毛笔涂黑以外,还懂得用染色的方法,来区别文字;二是人们会重复利用用过的毛笔,也就是“笔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