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套人民币1元什么民族?
第三套人民币中的壹圆券(1962年版枣红色)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停止流通的人民币中唯一一张有主币值标识的纸币,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发行的五套人民币中,仅有的一张印有面额的纸币。 那么为何这张纸币要标出“壹圆”字样呢?这是因为在我国的货币制度中,一直以来都有规定:“除辅币外,一元以下的纸钞不再印写‘银元’或‘角’的名称”。所以,人民币400元(第四版50元、20元)以下的主币都没有面值。而第一套和第二套人民币的最大面额就是1元,这两套人民币都是将“1元”标注于票面。到了第三套人民币的时候,最大面额变成了10元,于是,“拾圆”成了第三套人民币中最大的面额。而为了区别10元纸币与1元人民币,就在这个“拾圆”后面加了一个“元”字,就成了现在的“拾圆(元)”。
在第三套人民币发行期间(1962年至1974年),“拾圆(元)”是最小的货币单位;而这种写法也一直保留到第四套人民币中。不过,这种写法只出现在正面主景图中(背面都没字),而且是红字,特别显眼。许多人都记得并认识这种面值,并以此为据来判定纸币的真伪。 而现在第五套人民币取消了纸币1元、2元的面额,使100元成为了最大面额,在防伪等方面都采用了新的技术。为了防止误收假币,央行在1992年发行了新版50元和20元的钞票,其样式与以前的大相径庭,人们很难再根据“拾圆(元)”辨认这2张钞票的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