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器有收藏价值吗?

从诗琛从诗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琉璃是一种中国特种陶瓷,用色料在高温下熔融,形成均匀而流动的液体进行着色和雕刻,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艺术品的需求逐渐增加,而作为日常生活用品的琉璃制品,其艺术价值也逐步被人认可,不少珍品通过拍卖会进入收藏圈。2015年秋拍中,明成化鸡缸杯以2.8亿港元高价刷新了明代瓷器世界拍卖纪录;今年春拍中,清康熙青花海水江崖纹碗以3890万元的价格成交,同样创造了新的成交记录。

近年来,随着拍卖会的不断举办、新高的不断被突破,越来越多的人们投入到这项“理财”投资中,对于“入门”的选择各有所好——有些人偏爱名瓷,从宋代五大名瓷到明清官窑瓷器,从造型到颜色,都要选最顶级的;也有人专挑异型瓶、奇形碗,认为那样才有特色;也有不少人选择一些现在看来并不起眼的“丑八怪”,如清代的炉钧釉双耳瓶或康熙时的青花瓜瓞绵绵壶等,他们往往能从中找到乐趣并收获意外之财。

当然,也有人像楼主一样,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瓷器,对其表现出的好奇心足以让他们不计成本地“收齐一套”。 不论初衷如何,这些古董通过拍卖会这一渠道进入了收藏市场,并随着各类炒作层出不穷,价格也是水涨船高。然而在中国古代,可没有这么多“一夜暴富”的故事,那时的琉璃可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的。

《西京杂记》卷四中记载,汉文帝时因为崇尚黄老之道,所以宫中多用五色琉璃作为装饰品。可见在当时,琉璃已经是十分珍贵的装饰品,绝非普通百姓能够拥有。北魏贾思勰所著的农业著作《齐民要术》中也提到,制作玻璃的原材料“硝石”“紫石英”以及制作琉璃所用的工具“炼锅”“炭炉”,都是贵族才能使用的物品。直到唐代,平民百姓也只能在节日时赏玩一下官府特意制作的“玻璃灯”。

元明以后,随着外商来到中国从事贸易活动,欧洲的玻璃制造技术也随之传入。但是这类商品大多由外国商人垄断,售价极高。直至清朝中期,玻璃制造技术才传到中国并渐渐普及,民间也开始用得上这种物美价廉的新材料。不过那时的人们对工艺技术的认知还不高,许多人都将国产玻璃与进口玻璃混淆,甚至误以为国外所有的玻璃都是那样的晶莹剔透,实际上它们的烧制温度都有差异,风格更是大相径庭。清末民初时期,国人才开始真正认识本土制造的玻璃,并在其中寻找美感和趣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