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远帖是谁的作品?
《伯远帖》,书论有“千古第一帖”之称,传世极品。作者王珣,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珣463年一约479年)字元琳,又称王氏左丞、王僧信,琅玡临沂人。晋朝大宗伯王衍之孙,王承之子。官至右军将军,因称“王右军”。善草书,尤善伯远帖笔法。
此帖书法,用笔灵动洒脱,雄健有力,飞动自如,尽现书法之妙,结构灵动,正书有行草书之味,行草书有正书之韵,韵和味足,神完形俊,光彩照人,气势磅礴,境界超前,为历代书家楷模,世所罕见。
其书法近于“二王”,苍松翠柏,古色古香。结体松散,纵长欹斜,饶有生趣。用笔丰腴多姿,爽利挺秀,最善于用笔画圆,故有“圆官”之誉。从伯远帖看,其晚年书体已弃章草而为正书,亦似更得羲之笔法,然结体自有不同。右军书体,中宫紧束,四围伸展;此帖则中宫松广,四围敛束。字多连属,多有篆意。
晋书谓王珣“少好学,有文才,善书,行草最佳”。知正书已擅长,则此卷尤为可贵。其卷《伯远帖》,全为行书,笔致沉着,清新俏逸。其传世真迹仅有《伯远帖》一幅,为孤品。
从体势上看,与王羲之《丧乱帖》、《十七帖》、《二谢帖》等极其相似。而《伯远帖》在风格上要略逊于《丧乱帖》等,究其原因,固然与王珣学书有别有关,更重要的是因为《伯远帖》比《丧乱帖》等早几年,尚未完全摆脱章草的影响。但王珣的《伯远帖》在书法史上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由于《伯远帖》是东晋时期楷书、行书的最高表现形式,故而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不小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伯远帖》将中国书法的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自此以后,行书成了最流行的书体。
“其书法遒劲生动,浑然天成,尽善尽美,无人堪入其境。右军叹曰:“此儿后演,足当我治右军。”(《法书要录》)米芾云:“东方墨妙,本归右军。此帖是王珣误临真迹。珣本王衍孙子,风姿佳,乃能书此,殆天演也。”王珣书法,为米芾所极称赞。
清乾隆帝题此帖:“神仙威武,风骨凛然。松严立骨,桂透生烟。绝壑飞雪,细泉疏弦。余观此帖,神游千年。”(末诗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