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有几种红色?
瓷器上的红色品种繁多,有釉里红、釉下红彩、铜红釉、釉里红是钴红釉,是釉下彩绘装饰的一种颜色,从元代开始流行;釉下红彩与釉里红不同,它是用铜红釉料在胎上彩绘,用透明釉罩在纹饰上,使器物一次烧成,因为色调娇艳、鲜亮,有“娇红”之称。铜红釉有宋、明、清三代出产,宋铜红釉为芝麻酱釉,釉汁不甚明亮清晰;明朝的铜红釉有霁红、宝石红、枣皮红、矾红等。霁红釉色深艳而透亮,宝石红釉色红中闪着光泽如宝石般美,枣皮红呈色很浓而无光,矾红是成熟于清康熙、雍正、乾隆时代的低温釉彩,颜色浅红鲜妍。
紫釉、郎窑红、豇豆红是色釉中的三种红色彩釉,紫红釉烧成后釉色近于红葡萄酒一样,深浓而又透明,它是清代康熙年间新出现的品种。郎窑红也是康熙时发明的品种,釉汁浓厚,釉内有如聚到的蟹爪丝一样密集红色丝纹,釉色深艳如初凝的牛血,《陶成纪事碑记》称为“牛血红”。豇豆红为康熙朝御窑厂烧制的独特品种,其色调浅红透粉如豇豆红而得名,其釉色深浅不一,有的在粉红地上有深红点彩,如斑駁的美人醉脸,称“美人醉”;有的色与粉红地相等,器口施白釉,底红釉,称“高粱红”;还有一种在白釉的器物上,施以不均匀的淡红、釉色浅红而无深色斑点称“孩儿面”。郎窑红与豇豆红釉制品,主要用作文房四宝和陈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