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怎么看新旧?

禹佳钰禹佳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假古瓷新仿作旧的主要方法有:用强酸加温浸蚀、烟熏、包捆、高溫入土等。鉴定时,对于表面老化呈现在釉面或釉和胎接合部的特征,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可以帮助确定文物年代。

1、土沁斑痕鉴定

古瓷埋于地下,在含有酸、碱、盐等物质的土壤中经长期渗透和化学反应,致使出土时这些物质附在陶瓷器表面,即为“土沁”。土沁斑痕的色彩,因各地土质不同而异。河南安阳和陕西西安等地出的古瓷,土沁斑痕为黄褐或铁红 ;湖南长沙和浙江绍兴等地所出古瓷,土沁斑痕多为灰黑 ;江西丰城和福建福州等地所出古瓷,土沁斑痕则为浅蓝。土沁斑痕的产生,具有选择性,一般古瓷釉面有凹坑 、露胎 、釉光磨灭和剥釉处才能沁入土壤和其它杂质。釉面较为完整的古瓷,出土后往往呈白釉、白胎,一般没有斑痕。

仿古瓷由于没有长期的土中埋藏,因此伪造土沁斑痕是经常采用的方法。伪造方法有高锰酸钾、重铬酸钾侵蚀法、烟熏法和碱烧法等。用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等化学药品伪造,斑痕处釉面往往因酸性腐蚀而粗糙;用烟熏法斑痕不牢固,很容易擦掉(新仿的元青花就用此法伪造斑痕)。真土沁斑痕有金属元素、硅元素等,可以利用化学试剂进行测试鉴定。例如:用稀盐酸测试,呈气泡反应的有钙元素;用水合茚三酮溶液和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溶液测试,有蓝紫色反应的,有铁元素;用浓硝酸溶液滴定,有红紫色反应的,有汞元素;用浓硫酸滴定,呈蓝紫色反应的,有硅元素等。此外,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真土沁斑痕较为陈旧模糊,伪造斑痕比较干净。

2、釉面老化鉴定

釉面老化是指古陶瓷器在生产和使用中发生的一些肉眼难以观察的细微变化现象出现,如釉面变酥、变粗糙、晶莹感消失,出现开片、剥釉等。对釉面老化特征的观察,应重视使用金相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仪器。

新、老釉面在镜下观察有较大差异。老釉面气泡大多干涸、缺失,釉面出现龟裂纹;而新釉气泡饱满、晶莹,无龟裂纹。

釉面开片也是鉴定古陶瓷的重要特征之一。一般只有年代较久的青釉瓷才可能出现开片。古陶瓷的开片,有大开片、也有小开片。开片有裂纹而无剥釉现象,也有些开片有少量剥釉现象。

釉面剥釉也是鉴定古陶瓷的重要特征之一。剥釉是在开片基础上发生的。剥釉有片剥和块剥等各类,剥釉现象在宋代青白瓷瓶罐、明代青花器中较为常见。

在放大镜观察下,新仿古瓷不能伪造开片和剥釉现象。利用电子显微镜可以更加清楚地观察到老釉面、开片和剥釉现象下的酥松程度、裂纹长度、厚度等特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