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釉瓷器好做吗?
天目釉的烧制历史源远流长,自宋代以来,日本、韩国及我国相继出土了为数众多的黑釉碗、盏之类。黑釉盏的釉面因窑温变化和施釉方法不同而形成多种不同斑纹,日本称之为“天目釉”,传世品中建窑所烧的“兔毫盏”、“鸳鸯斑”品种最为著名。天目釉瓷器烧成难度高、成品率低,但艺术效果神奇,韵味诱人,现代“黑釉天目瓷”在工艺、釉色和造型等方面已有了新的发展。
天目釉的烧成有严格的工艺技术要求,釉料的理化性质,坯体的配方组成与素烧温度,成釉的黏度与厚薄,烧成的火焰气氛与升温速度等,都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必须全面掌握,精心烧制。
“黑釉天目瓷”的烧制不仅需要有独特的黏土、釉料资源,更需要有高超的烧成工艺技术,近年来,福建、浙江、江西、河南、江苏等地的陶瓷企业和科研单位,分别从恢复传统工艺技术和研究开发新工艺技术角度出发,在黑釉天目瓷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尤其是中国轻工陶瓷研究所“建窑黑釉瓷实验基地”近年来在传统工艺技术与现代科技手段结合的途径上进行探索,先后恢复与创烧了珍珠玳瑁、木叶、兔毫、鹧鸪斑等多种建窑黑釉瓷传统品种和窑变金彩、虹彩、虎斑等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