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不猴是老件吗?

东涣东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几年,清三代的瓷器,从官窑到民窑,非常流行。可是,从宣统到康熙的瓷器,却少见有人追求。我们常见的是“乾隆样式”,“到代康熙”反而显得难能可贵。其实,在民国时期的古董店里,也摆放着许多从宣统到康熙的瓷器,只是由于年代尚近,大家的兴趣点不在其中而已。

在众多的民国瓷器中,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品类—— “三不猴”。所谓“三不猴”,指的是蹲在梅枝上的三只在形态上不同的猴子。在梅树上,第一只猴低头寻梅子,第二只猴弯腰摘梅子,第三只猴抬头观梅子。由于有“青梅竹马”一词,因而“三不猴”常常被解读为一对年轻人的爱情典故,“摘梅之人”代表对“青梅竹马”恋情有所发现的人,同时也暗含有挑明此隐之情义。

“三不猴”亦指不为金钱、名利和女色所动的人。最早见记载的是清代文学家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中所言的三不僧。清代嘉庆年间,有两位和尚旅游到此,一个对琴,一个对棋,各有专长,但性情孤傲而不受贵人挽留。有个老僧知道两位和尚心存高远,就赠送给他们对联一副:“佛经高僧,从来不易得;梅花开过,仍是梅花主”,鼓励他俩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这一故事后来演变为“对棋僧”、“对琴僧”和“不卖狮子尿” (梅花开过,仍是梅花主),来赞扬不轻易受人聘请和不肯同流合污的君子之风。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第二回里写了“三不僧”,而到了第五十四回,又写了“三不猴”:“三只母猴,俱披着发,赤着肚,抱着个雄猴的背脊。”不过,这里的三只母猴并非在一只梅树上,而是三枝梅花上。到了清代中后期,文人们把梅树下或枝头站立的三只猴想象成“三世”,因而,“三不猴”又被赋予了儿孙满堂的祝福之意。

宣统元年(1909年)上海天乐社刻本《嬉春碟抄》中说:“(梅枝上)立着三只冬笋般的小猴,其一正捧仙桃,一正采撷瓜果,一正作呼唤之态。”

1945年4月20日上海《益苑》第三十六期发表沈起字雁水的《梅上三猴》,文中写道:“近见有古玩商在推销三代瓷,其中有一种青花梅竹仕女瓷屏,画面上梅枝高挑,站着梅雀、梅莺、梅鸠三姐妹,姿态各异。雀莺鸠皆为白眉黑身,尾翎细长,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沈起字雁水,名绍洛,上海大夏大学经济系毕业,曾任复旦大学经济研究室主任,《解放日报》副刊编辑。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任职于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1947年12月上海《现代青年》笫26期发表《最近三十年来的美术》一文中说:“在近代发明的东西里,只有中国竹木雕刻,中国字,日本笺纸,日本浮世绘,西洋绘画,西洋钟表,还够得上称美术品。……西洋的玻璃器皿,中国商人的印盒,日本人的茶碗称得起装饰品。但是,艺术品和装饰品的分别并不大。现在外国的玻璃瓶里,日本的中国货也很多。倘若有人喜欢买一些算起来数目太多的中国东西,那只有去征求在外国留过学的现在在北京的青年文学者的美谈了。据云:他们买中国小摆设品,非名牌不用,价格不论,要的是那种样式!……”从这段文字中,可看出当时社会的流行倾向和人们对“三不猴”的看法。

1953年北京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北京市郊区金石考》载:“又一罐内有瓷板一块,上绘三猿,首尾相接,乃清中期之品。”

从存世情况来看,“三不猴”绝大多数绘制在瓶身上,仅见有镶嵌在床上或石碑上的例子:1956年北京市文物局从民间收购一件清代后期枣红釉三花竹节花瓶,高44.5厘米,底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篆书款,此瓶在清代即视为珍品,为现存尺寸最大的一件。花口,花瓣微微向内卷,显得特别柔美。花纹呈连续性的菊花形,线条粗细不变,勾勒非常有力;叶上阴纹刻叶芒。竹节轮廓分明,比例适度,每节上有卷毛。釉色淡紫,不滴流、不开片,有玻璃质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