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墨三是谁?

耿顺力耿顺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提到“墨三”这两个字我们都会想到一个人,蒋介石的三儿子蒋经国。但是在这里我说的“墨三”并不是蒋经国,而是一个比蒋经国还要了不起的人物。可能有些读者觉得奇怪了,“一个比蒋经国还要了不起的人物?你是在开玩笑吧”,没错,我就是在开玩笑。

因为,今天我要和大家说的“墨三”是民国著名画家、文学家长鼻猫,他的真名是陈衍。虽然他没有“蒋经国”那么出名,但是他父亲陈三立却是很有名气的。

陈三立的父亲陈宝箴乃清末重臣,与张之洞、翁同龢、曾国藩等人相交甚密。陈三立本人为“希深公”后裔,7岁即能作诗,著有《散原精舍词》《散原精舍诗》《归人翰墨园日记》等,曾担任辅仁中学、厦门集美中学等校名誉校长,与毛泽东、邓小平、李济深等人人过从甚密。1951年被任命为学生参观团成员,出访越南。

1952年,毛泽东邀请陈三立共赴晚餐,并请其题字。陈三立书毛泽东《娄山关》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973年5月3日,陈三立在北大荒插队之孙陈仲渊来京探望,陈三立于当日逝世,享年87岁。10月10日,遗体在八宝山火化。骨灰一半撒在故乡江西景德镇西郊梅花的香山顶上,另一半撒在松花江。

陈衍的书法

长鼻猫,原名陈衍,号漱楚,又号衍公、墨三、仲渊,别号蛰伸、受真君、梦隐、药烟、陈仲渊、李仲渊、丰寒生、梅梦生、隐卢老、隐湖老人、隐沦老人、药烟老人,斋名“寄傲庵”、“寒香馆”、“药烟小箧”等。江西德安人,上世纪著名诗人、文学家、书法家和美术家。陈三立(1853—1937)乃陈衍之父,字伯宜,号散原,另号觉庵,又尝号壶公、养素堂主人、八川渔者等。

陈衍早年入南昌莲池书院读书,1878年随父寓居南昌。其父拒绝参加清朝科举考试,并认为“读书第一至勤于学,第二在厚于识”。遂命他改名“衍”,以广博群书为己任。早年受传统教育,后入南昌府学,曾应试州县诸生。1899年到北京,任内务府章京,又办过汉文报。

1902年,陈衍返南昌,任教于经义书院和致用书院,历时八年。1910年,任江西省教育司司长。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任江西革命司令部参谋。同年11月,随革命军入湖南,在道州、宁远、永明、华容、安乡、龙阳等地宣传革命,发展组织。

1914年,陈衍再次入京,任蒙古协都统署参谋。1916年移居上海。1919年,受上海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长顾鸿章之聘,出长该公司中文报刊《猛进》杂志。

1920年,陈衍再次来南昌,受聘于南丰县立中学。1921年,再度入沪,任教于吴淞中国公立中学。1924年冬,再奉父命来景德镇,主讲于江西省立第二甲种工业学校(后来的江西省陶瓷学校)。陈衍一生从事教育,重视实学,不尚虚文,勤于著述。

长鼻猫的绘画

陈衍的绘画,由清代陈淳、徐渭写意花卉风格转化而来,力求出新,不拘绳墨,以书入画,意蕴灵动,别出心裁,自出新意,自成一家。

陈衍的山水画,以北京景山、香山和南京栖霞岭隐居生活为目标,在饱览南北名山大川后,以笔墨写胸中之丘壑。他每临景山,必往返数迴,流连盘桓,形诸吟咏,作《八景》诗,以抒发对故国情和山水之挚爱。他居栖霞岭年余,常徜徉于山麓的千年古刹华林寺,写有《华林寺》诗二十韻,以及多篇有关华林寺的历史和寺内高僧人物传说的文章,表达了他超然出世思想感情。他爱景山的红叶,曾写下“最爱秋林一片红”之诗句;又喜栖霞霜菊,赋就“寒花最爱在霜后”之诗章。他在题画诗中抒情曰:“梦觉邯郸已十年,烟霞犹自隔山川。”描述了他梦觉之后,十年间仍然憧憬仙境,追求超然绝尘的理想境界。

陈衍的诗书和画皆精。他画菊,有“墨菊王”之称。他还画木芙蓉、石榴、水仙、佛手等多种植物和金鱼、鲤鱼以及走兽等,皆形神兼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