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研钵值钱吗?
清代的研钵,如果是传世品,且品相完好,值钱的。如果是出土品,价低一些的。
古人一般喜用瓷质、玉质或漆质的研钵。瓷和玉质地致密坚硬,磨出的粉末细而均匀;漆器质轻,便于手持操作。古人研用粉末,分研粗末和研细末,或只研粗末。粗末用粗瓷碗去研钵中直接服用,不必过筛;细末用绢帛筛过才可服用,故名“筛药”“罗弊”。筛前一般要用水蘸之,以防结块。汉代以后,多用绢罗。罗中常加药物,或加滑石粉、猪油或蜡,以减少阻力,方便过筛。
研钵形状有圆形、方形、花形、椭圆鼓形、椭圆形等。
瓷制的研钵,一般直径10~15厘米,底部微凹而平,四周有圈。在圈上或圈下刻一周花纹或文字,有双弦圈、菊花、荷花、莲花、荷花、牡丹、缠枝莲、连枝、折枝、团花、八卦、回纹、篆字、楷体文字,还有“乾隆年制”及“古泉”纹等。底部常刻八卦纹、双圈或篆体字。
玉质的质地细腻,表面可作浅浮雕、阳刻和阴刻花纹。玉研钵外还有饰有木、锡、铜、银质的“研盖”(即盖杯或碗)。漆器研钵一般以圆形较普遍,有的上面饰有“同治年”等字,有的外饰银片。
研钵是中医丸散剂配剂常用的器具,是中医重要器具之一,是中医文化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