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能白铜镀银吗?
在中国古代,铜是最先得到应用的主要金属之一,铜器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青铜时代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划时代的意义。青铜时代之后,人们发现铜和银的合金-白铜,具有优良的色泽和性能。
白铜的出现将金属制作工艺推向新的阶段,是重要的铜合金材料。与古代铜器的装饰不同,白铜器的装饰更注重工艺的精细、美观以及寓意的表现。
本文主要就白铜器上的装饰纹样、装饰工艺及其文化内涵作一个初步研究。
中国白铜生产早在唐代就已发展成熟,宋、辽、金时期延续至今。至清代,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白铜加工、铸造极为发达。北方以“厂”名冠称的产地有:哈尔滨的“龙江厂”、吉林城的“吉林厂”、奉天的“永源铜铅厂”和热河的“热河厂”。这4个厂中规模最大的是吉林“吉林厂”,“厂东半里许为炉户居住之所,户皆自为炉冶铜铅……”据记载,吉林白铜“以锡三成入黄铜,以硝石为媒,加炉烹炼,取熔于炉中,铜熔而锡结块,敲而吹之,则锡化为沙,铜则成块。又取块铜置于另一炉,入炼铜屑,复以硝石为媒,熔成铜液,再入块锡,铜锡皆镕矣。又取出冷却,成块如石,再捣碎,为制器之白铜也”。
白铜按用途分为普通和高强度两类,用于普通工业用品和装饰的,如门环、镜框、装饰品等为普通白铜;如炮弹、坦克履带、汽车齿轮、结构部件、螺旋桨等,强度高,弹性好,耐酸碱等腐蚀。清代白铜器上,用文字、图案和花饰来装饰,文字内容包罗万象,如“吉”字、“寿”字、“福”字等图案来表示吉祥,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一些动物形状的纹样如龙、凤、马、虎等,则是吉祥瑞兽。
图案纹样具有民俗文化的特征,反映出各个地区不同的民俗观念与信仰。北方一些少数民族信奉萨满教,即原始宗教之一,相信万物有灵。铜镜中饰有龙、虎的形象。萨满崇拜的图腾,龙与虎也常出现在铜镜、碗、盒、杯、盒、壶、瓶、酒尊等生活器具与祭祀用具中。龙、虎纹样也常出现在佩饰和工艺品中。而龙、凤纹样则出现于香炉、香盒、熏囊等生活用品上。这些吉祥纹样的出现,反映出人们对生活幸福美满的向往和祈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