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红翡吗?
翡翠在乾隆后期开始大量进入清朝宫廷,经过清中晚期10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在宫廷中已经形成一个相当可观的收藏数量。清代宫廷中主要以老坑玻璃种、紫罗兰、黄加绿为主,玻璃种中也有糯化种和冰种。清宫遗老溥雪斋先生1962年在文物出版社出版的《玉燕堂文集》中有记载,足见当时宫中翡翠的品种之齐全。然而,据笔者所见,清宫收藏的或有档案记载的翡翠基本上没有红翡。在清代翡翠进入宫廷的过程中,因为其特有的色彩和硬度等矿物特性,当时人们称翡翠为“翠玉”。翡翠到达北京后被切割成各种半成品件行销各地,其加工水平之高、艺术水准之精,在中国历史的玉器发展过程中堪称巅峰。
但是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现象是:经过笔者对清宫遗存和有档案记载的翡翠珍品查阅和比对中发现,老坑玻璃种、紫罗兰、黄加绿等都有典藏,甚至还有干青种,但是却没有一件红翡!众所周知,红翡通常和紫罗兰、绿翡翠“同坑同床”,而且红翡价格非常低廉,红翡的质地主要以胶质感为主,和老坑玻璃种翡翠有着极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