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怀碗是什么碗?
碗是一种生活中最普通的餐具,主要用来盛放食物。由于在中国历史上,北方人们以粟、麦为主食,南方以大米为主食,所以北方面食坚硬有韧度,不需大口急吞,故北方的碗相对浅小。而南方米饭松软,必须张大口急吞,稍有不慎就有汤汁流出,所以南方的碗形状较深,容量也大,有“南方海碗”之说。
清代怀碗,是满清入关后宫廷中一种具有民族风格特色的饮食器具,是一种专为皇帝烧制的御用膳碗,因专供皇帝“把玩于怀”,故称“怀碗”。
清代怀碗的形制,是仿照满族人早期使用“狍horn”之形而烧制的。所谓“狍horn”,就是在狍子horn下部的根部切开一个口子,掏空成碗。这种“狍horn”,质轻、耐用,加之满族人入关前长期在寒冷的关外游牧、渔猎,以狍子肉、高粱米饭等为主食,即使在冬天,也将食物放在“狍horn”里热腾腾地吃,所以“狍horn”是满族人十分喜爱的饮食器具。
入关后,满族人虽然改以大米为主食,但使用“狍horn”的习惯仍然保持。为了满足统治者的需要,御窑厂就按照“狍horn”的形状烧制了白瓷或各种颜色釉的瓷碗。其特点就是碗底和口沿特别薄,口沿外翻,器形较深,足部略高,胎体较厚重,碗心出凹,足内有本朝款识。
目前,在清宫旧藏和传世品中存有多种釉色的怀碗,有透明度较高的白釉、有以瓷胎留出图案花纹后而透出其釉色的斗彩、有通体施均匀红釉的红釉碗、还有黄釉、胭脂红釉、霁蓝釉、窑变釉等釉色和颜色釉加彩瓷等。在这些存留的瓷碗中,各种釉色的款识各不相同,款识中最多的是“大清乾隆年制”。
如黄釉粉彩开光桃蝠纹碗,碗心黄釉上绘桃蝠纹,施粉彩红蝠纹和寿字纹。碗外壁黄釉地上六组开光纹饰绘桃蝠纹,空白处有蝙蝠纹和寿字纹,黄釉上绘红蝠纹。因为桃子和蝙蝠谐音“福寿”,在清代寓意延年益寿。外底黄釉地,红彩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此黄釉粉彩开光桃蝠碗通体设计和谐,寓意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