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烧绿釉陶器吗?
清代烧绿釉的陶器有三个地方,一个是北京的果园厂,过去叫“官窑厂”,专门烧制祭祀用的三牲和各种供器、文具等;第二个地方是福建的德化县,除烧制白瓷外,也兼烧一些绿釉陶器;第三个地方是山东淄博的博山。
北京果园厂烧制的绿釉陶器很著名。果园厂从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建国开始烧制,清顺治三年(1646年)正式建立绿釉陶器的窑场。主要烧制各种绿色釉陶器,也有黄、茄色釉和素陶。釉色以绿、茄色两种最佳,“祭器皆用釉陶,上绿次茄,余黄兼素色”。产品有祭器、仪仗、文具、案陈和酒器等五大类。器物造型朴实厚重,风格浑厚古拙、典雅大方。这些绿釉陶器的制作十分精致,釉色碧绿、莹亮、透明,釉层比较均匀,釉面光润,器物胎釉结合紧密,给人以一种庄严肃穆之感。在清同治、光绪年间,果园厂开始走下坡路,生产下降,制作草率,釉质变差,产量减少,质量下降。
德化县生产的绿釉陶器,多为民用和随葬用的小件器皿,如唾盂、羹匙、炉、烛台、碗、壶、瓶、杯、碟等,在罐的口沿和碗的外壁还用铜绿釉彩绘花卉等图案,纹饰简练豪放,造型古朴雅致,富有浓郁淳朴的艺术风格,深受当地人和外省人的喜爱。烧制绿釉陶器的博山,产品除当地使用外,主要供给内府和外销日本等国,产品有壶、盘、砚、钵、盆、瓶、罐等大小陶器。如博山窑绿釉陶蒜头大扁瓶,瓶口作蒜头状,短颈,扁圆腹,平底。造型敦厚古雅,制作粗糙,绿釉施不到底,釉面白里泛青绿,釉色有玉质感,胎质黏而细,露胎处呈深灰色。这类产品在明清两代都是博山窑的常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