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砝码是什么做的?

邵江勇邵江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国古代对衡器的使用和管理很早很严,从商朝开始设有“司斤”一职。西周在商朝的基础上设立“质人”一职专门管理商业贸易,要求度量衡器具准确无误。明清时期沿袭了这一制度,并在法律中做出具体规定。如《大清律例·礼律》中规定:"司斗斛、秤尺、升合不平者杖七十,因而亏损官物者,计赃论如盗窃罪,从其重者”。由此可见,古代对衡器管理的重视。

清代乾隆二十六年时曾经铸行过一批新制的砝码,铸有“乾隆二十六年制”和“户部验定”等文字,有10两、5两、1两3种。该种砝码以黄铜(铜锌合金)铸成制作很精良,其质坚而脆,表面镀金。

后来由于使用磨损,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铸造了一批仿制品,其质地为红铜(以铜为主的铜锡合金),表面同样镀金,由于红铜较软,表面损耗后镀金层被磨掉,露出黄灿灿的红铜质,显得很美观。这种小件器物由于便于携带,许多被国人当作纪念品夹带私运国外,使世界上很多博物馆和收藏家手中都有此类砝码珍藏着,而国内存世的反而很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