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打灯怎么看种老?
我们看一块翡翠的原石或者成品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有“种”、“水”、“色”、“工”这几个评价指标。其中,“种”是最为基础的,直接决定了这块料能不能做翡翠饰品。而“水”是比“种”更高级的指标。
一说到高级,很多人会认为这是指绿色,实际上,绿色只是作为色彩出现,并不能直接赋予价值高低。决定一件翡翠成品价格高低的关键在于“种”和“水”! 那么什么是种呢?种就是翡翠的成分、结构、细度等客观存在。也就是说,不管是什么颜色,只要达到了一定的种,我们就可以说是好的(前提是没有经过优化处理)。当然,种也是分等级和类型的。
目前市场上对种水的评判标准主要参照老坑玻璃种、冰种、糯种……其实这样的分类方法并没有考虑“时间”这一因素,是不科学的。因为所有这些称谓都是描述其当前的状态,没有体现时间的维度。就像人一样,100斤的人,可能看起来很瘦,但绝对算不上苗条;同样,50斤看起来比较丰满,但也绝对称不上肥胖。所以,用当前的状态衡量一段时间后的状态,是非常不科学的。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经常会把几年甚至十几年前买的玉镯子拿出来对比,说现在的镯子怎么越来越不值钱了……这样主观的判断是很片面的。
不过,我们可以借用一个物理概念来理解这个事——熵增原理。这是一个被广泛用于评价物体或系统状态的热点力学量。在天然翡翠形成的过程中,其内部是有几率产生裂隙的,这些裂隙会如蛛网般遍布整块翡翠。当阳光或灯光照射到翡翠表面时,会产生反射,一部分光线透过翡翠进入我们眼睛,另一部分则被折射回翡翠内部吸收。
随着我们的观察和琢磨,这些内部产生的光信号会被不断地放大,使得整体质量逐渐下降,也就是“熵”不断增加。当我们把两块外观相似但没有被观察者的眼睛看出任何区别的翡翠,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并记录后,会发现其中的“熵”值有大有小,即其中有一块的“熵”会增加得更多,这一块就是种水较好的一块。
虽然听起来很玄,但在实际中这是很好操作的。当我们购买翡翠时,如果商家给我们看了货真价实的玻璃种或冰种原料或是成品,我们再拿起之前看过的那块豆种或者糯种成品,一下子就能比较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