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老翡翠如何处理成A?
“处理”这个词不太严谨。 更合适的是,把一些种质比较差的料子加工成件。 比如有瑕疵的、水头不足的(这种一般都是做戒面)以及颜色不够鲜艳通透的,都可用人工的手法进行处理(注:不是指染色,是对其漂白然后上色)。
当然,这些工序都是建立在对玉质足够了解的基础上的。 毕竟要是拿一块冰糯种的原料去做成色度较好的满绿色成品,那才是真·作死。 因为大部分情况下,这种一锤子买卖的事情是行不通的。 有可能只是染上了绿色,但是色散开之后跟原来的底色融合欠佳,这样就会显得比较假。 也有可能原本底子就不错,经过处理能焕然一新,但是这种费用太高且难以保证。 更多的情况下,对这种料子的处理方式是保留其特点的同时,尽量掩丑。 所以题主所说的处理成A货其实就是在说“打磨”和“抛光”两个步骤。 对于质地较为粗糙、水头短且杂质较多的料子,一般需要先用机器磨去表面的表皮层(这步也叫剥皮或者扒皮)。 然后再进行手工细磨,直到露出较为清晰的内部结构为止。 最后再进行抛光打蜡,使其达到亮泽的效果。 看到这里想必您也发现了,所谓的“处理”实际上就是行话中的“加工”,即用机械和人工的方式,将原来的天然材料改造为理想状态的制品。
在翡翠交易中,由于新货(刚开采出来的原石)的水头通常比较好,所以很少有人对其加工。 而且人们往往更喜欢天然无加的翡翠,如果看到一件宝贝表面非常光洁,就要留个心眼了——因为很可能这件饰品是经过反复打磨的。 不过,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过去的作品,有很多精美的古镯子、牌子等,其实都很适合再加工一下。 毕竟现在优质的原料已经越来越少,而人们对玉石制品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了。 不接受一切异议的粉青手镯 我觉得对于古玉器,大家可以像欣赏古代书画一样,从艺术的角度出发,来评判它的美学价值。 如果从保值或升值的角度来讲,目前这个阶段并不是最好的时候。 但无论怎样,拥有一件精美古朴的玉器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而且,谁又能说得准呢,说不定过个十年八年,古玉器的市场又会有一个飞跃性的提升也不一定…… 所以,还是要量力而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