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地指什么?
地子,行话中又称“底子”或“水底”。是指除主体部分(即颜 色、结构)之外的部分。也就是在宝石琢型上,从台面上起至抛光圈之间的区域,它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例如:打磨精度、抛光工艺、杂质情况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其价值。 在判断一件翡翠的价值时,除了要看颜色和结构外,还要看其“地”的好坏。好的 “地”,可以使绿色更显鲜艳,反之则会使绿色变灰变暗。有人将绿好地好比做“凤冠”,把绿好地差比作“凤冠”上的“王”字,形象而生动。
在评价一块翡翠时的“好”与“差”,其实主要就是指的它的“地”好不好。比如一对差不多的手镯,如果其中一只的“地”非常好,晶莹水润,干净通透,那么这只的手镯就会很值钱;而如果另外一只的白花较多,种质粗糙,那么就算其他方面都很相似,这只手镯的价格就会比前面那只低很多了。所以有句行业的话叫做“三分料,七分工”,说的就是“地”的重要性。 但是,对于“地”的鉴别应该是不主张也不提倡凭肉眼直接观察的,因为结果肯定是很主观的。正确的做法是测量,用数据来说明问题。
一般可以通过测量仪器来测得,当然也可以通过长期对大量的标本进行肉眼观测来培养自己的手感,但是这样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比较准确。 目前,业内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用折射仪测量“折射率”,用显微镜观察翠体内部的“晶体结构”,以确定翡翠的“种”以及“种”的生长状态,通过观察来计算矿物颗粒的直径,以此来判定其“细度”。还可以借助放大镜来观察“棉絮”、“瑕疵”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