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怎么挑选老嫩?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意思,就像有人问如何选老婆一样,怎么回答呢? 我先来说说“老”是什么意思吧!行内有句话叫做“外行看色,内行看种”,这里的“色”指的是颜色,那么“种”又指什么呢? 种是指玉石的结构和细腻程度,种越细膩,结构越紧密,就是大家常说的话“种好”或者“种水好”;反之,如果它的结构粗糙,我们就说这种石头“种粗”或“种干”。
那有没有一个标准来衡量石头的种的好坏呢?答案是有的,在评估宝石学中有一个非常实用的判断标准,那就是“种子”(Grain Size),用专业的词汇来说就是我们所讲的粒度,它是用10倍放大镜下所观察到的晶体颗粒的平均大小。 举个例子就明白了:例如一块原料经加工后制成满绿戒指,我们用10倍放大镜观察其内部,发现晶体颗粒最大的是0.45mm,最小的是0.28mm,那么它对应的种子是0.37mm。这里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讲的一颗晶粒的大小是不可以任意缩小的,因为它代表了这块原料在切割前(未抛光)的自然形态,所以切掉的多余部分不能算在里面哦! 当然,对于老嫩的说法也并不是绝对的,因为不同的玉石品种会有不同的结构特征,例如:
1、硬玉(翡翠) 以结晶体颗粒呈短柱状、排列整齐紧密的为主,有些颗粒会呈纤维交织在一起,像这样: 而有些颗粒则会呈长柱状或板状,排列也会比较松散,像下面这样的: 在自然光下,我们能看到硬玉的颗粒并不是完全无色或者透明的,而是带有一丝丝的绿色调,这是由硬玉中的矿物元素引起的,也就是说,不管如何打磨抛光,它都会有这样的特点存在。 当然,有些朋友可能会有疑问了,既然翡翠有各种粗细不一的颗粒,为何我买的翡翠首饰看起来显得特别通透呢?是不是被卖家忽悠了呢? 其实并没有,因为尽管我们看到的翡翠表面是有厚薄不一的抛光膜的,但是磨圆了棱角之后,视觉上自然会感觉通透一些啦~
2、软玉(和田玉) 和田玉是由透闪石——阳起石系列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因此它的结构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讲,我们会分为主结构和显微结构。 主结构是在较大光率的透射光照射下的结构,而显微结构是在偏光显微镜下的结构。虽然它们都属于透闪石——阳起石系列,但它们之间的结构还是有细微差别的。(因为文字有限制,不然可以放图片对比一下呀!嘻嘻^^) 所以当我们看到玉器市场有很多不同质地不同的价格的和田玉时,千万不要惊讶,因为这些就是由它们的结构决定的。 而我们要判定一块玉石的好坏,最主要的还是关注它的颜色和质地,也就是要看好“色”和“种”这两个方面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