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手镯中黄翡好吗?
黄翡就是黄色的翡翠,是翡翠家族中的“黄色钻石”. 黄翡的色泽非常讨喜,让人看了之后就有很愉悦的感觉,而且它的颜色也比较独特,不像红翡有那么多的争议性。所以,黄翡在翡翠中的地位也是不可撼动的。 那么,你知道哪些有关黄翡的知识呢?快跟着小慕来学习吧! 什么是黄翡? 顾名思义,黄翡就是有“翡”又有“黄”的玉石,也就是红色的翡翠。
根据颜色深浅的不同,黄翡又可分为:浅黄翡、糯黄翡和橙黄的翡。其中以橙色为主的被称为橙黄翡,以淡黄色为主的被称为浅黄翡,而以深黄色为主的不一定属于黄翡,可能是褐铁矿含量较高造成的。
1、按颜色分类 白底青:指底色为白色的翡翠,绿色色调为鲜亮的翠绿色。 豆绿:指绿色的色调偏黄的豆青色。 油绿:指绿色的色调偏黄的浓绿色,像油一样。多呈圆柱形,一般具有蜡感。因为蜡感而具有油脂光泽。 菠菜绿:像菠菜一样的绿色,比较鲜艳且富有光泽。 黄杨绿:有点像黄杨木的那种浅绿色,给人一种淡雅的感觉。
2、按质地划分 高冰黄翡:指透明度和硬度都很高的黄翡。 冰种黄翡:指透明度较好的黄翡。 粗豆种黄翡:指晶体较大,结构粗糙的黄翡。 细豆种黄翡:指晶体较小,结构细致的黄翡。
3、按光泽划分 亮光黄翡:表面光滑,亮度好的黄翡。 多面反光黄翡:表面有凹坑,抛光不好的黄翡。
4、按产地分 云南黄翡:主要出产于云南省保山市。 缅甸黄翡:是指来源于缅甸地区的黄翡。
5、其他 除了以上几点,判断一件黄翡的品质好坏还需要考虑颜色均匀程度以及有无瑕疵等问题。 当然,买黄翡主要是取决于个人的喜好,喜欢就好。
黄翡是近十多年来才开始流行的,许多老手艺人甚至没有见过,现在已经被追捧为高档翡翠除了红翡以外的另一个品种。黄翡一般出现在青皮、褐红皮、黄沙皮的璞玉中,大多是在离红翡近的部位,常出现于山料中,水捞料、半山半水料中出现的几率少一些,大部分的新场玉中,很难看见黄翡。黄翡从颜色上可分为深黄、黄棕、浅黄等多个颜色,以颜色娇嫩、匀净为佳。
目前的高档黄翡有“鸡油黄”或“富贵黄”之称,黄色纯正、通明,色调丰满动人,娇黄如熟南瓜、黄油般,有“色靓赛宝石”的美誉。
黄翡常常有石纹,多出现冰裂纹或蜘蛛网纹,也有一些无纹、种老、水头足的上等黄翡,但非常少。黄翡在刚开采下来时常呈石状,透明度差,硬度和密度也差,但雕刻打磨抛光后会发生变化,有些黄翡打磨后会比原来通明,产生玻璃光泽,甚至能呈半透明状态。
黄翡在以前不被看好,甚至当成低档翡翠除了的品种,所以有不少老艺人认为,黄翡在长期接触空气和阳光的过程中,色调有加深和变好看的可能,有些原有些许黄色的翡色料在打磨雕琢完后产生了质上的变化,翡色、黄色逐渐“溶于”一起,产生俏色的效果,更有极少数的红翡、翡色料在空气、阳光的长期作用下产生黄翡的效果,因此,有一些老艺人认为黄翡有“愈陈愈香”的特点。
目前,市场上也不乏“新生代”的俏黄翡产品,如各种黄翡圆珠子、黄翡戒面、黄翡蛋面、标样等,黄色娇嫩、通明,非常可爱。现在,许多雕刻师已经开始利用黄翡这种俏色,进行俏雕,制作出许多可爱,受人欢迎的产品,如《贵妃醉酒》、《牛》、《猫》、《龙虾》、《醉酒弥勒》、《老寿星》等。
近来,也时常听到不少收藏者反映一些刚购进的黄翡首饰有褪色的现象,其实只要稍微注意,不会影响到使用。如果在日常佩戴中,不接触强碱类的物质,如洗洁精、肥皂等,洗澡也不要去搓洗,就不会产生黄色褪却的现象。
有些黄翡是深黄、黄棕状的,这类黄翡一般会呈半透明或透明状,色调娇嫩、匀净,非常漂亮,深受收藏者的追逐,价格也非常高。一些呈土黄、暗黄、深黄巧克力色的黄翡,虽然色较浓,但不太通明,色调偏脏、偏暗,这类黄翡价格会大打折扣。
目前市面上有些色调鲜黄的黄翡首饰,如手镯、吊坠、标样等,颜色非常娇嫩、通明,价格也便宜,其实这类黄翡翠是经过化学物品浸泡染色的,俗称“邪色”。这类首饰接触强碱类物质,如水洗洁精、肥皂后,擦拭不干净,会在饰品表面留下黄色,产生褪色的现象。目前香港、广州、肇庆的玉器行很少见到黄色首饰,有些商家偶尔会出售,但都是以便宜的价钱作诱饵。在北京、上海、深圳一些旅游城市,不少商贩甚至把邪色黄翡当高档货出售,欺骗外地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