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危料出自哪里?

祝恺的祝恺的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危料”这个名词是国际上对缅甸北部克钦邦密支那地区所出产的玉石的统称,因为该地区毗邻我国云南,所以部分商人也将其称之为“云南玉”或“缅北翠”,事实上这些称呼都指代同一个概念。在早期的宝石学专著中,该地区的玉石都被归类于“缅玉”一个品种之下进行论述,直到上世纪中后叶才逐渐被细分出来,单独成为“危料”的一个品类。

之所以将缅甸北部出产的玉石单独分为一类是因为其本身的特性就与其他部位的缅玉有着较明显的差异。首先从颜色上来看,其他地方的缅玉以淡绿、苹果绿为主,而这里的玉石大多呈亮黄色(即所谓的“蜜蜡黄”)或是黄棕色;其次从光泽上看,这里出的玉石表面常会散发出一种蜡质光泽(所谓“蜡状光泽”),这是由于其中含蜡质晶体较高所致。这里的玉石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越纯净的质地,其底色往往就越显得鲜嫩,而且看起来也很透亮了。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缅甸北部能产出上好的玉材,但这里出产的玉石有个最大的短板,那就是杂质含量往往较高,因此很难制成品质极佳的精品。另外还需要提及的一点是该区的玉石多带有水线(即大理石纹),这是由该区域特殊的地质结构所决定的。

淳于诗佳淳于诗佳优质答主

缅甸开采翡翠的矿场,从靠近云南边境的太平局起,沿河向西北而上有帕敢、会卡、贵芹等局,在1979年前,中国与缅甸边境贸易十分兴盛,那时缅甸每年都有大量的低档翡翠原料卖到中国来。由于当时管理不严,缅甸矿场的那些废矿料、甚至一些低档的原生翡翠,都被中国人买到了中国内地,这些翡翠料,云南人称为“危料”。

所谓“危料”,有两个含义:其一,翡翠界有“生料不出云南”的说法,云南人不愿做风险,所以把所购危料低价出卖给外省人去“碰大险”;其二,危料是些质量很差乃至是些废料,做出来的东西多数不“象玉”,故说碰大险。

实际上危料里面还是常常有高档翠色的,有些东西做出来后,其玉质、翠色并不亚于老坑,只是石性、邪色较重。云南人称为“危料”,外地不称为危料,而称为“生料”或“脏料”。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