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状纹是翡翠吗?
网状纹,也就是所谓的“翠性”,是鉴定翡翠真假的重要特征之一! 不过,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用染色玉髓、方解石等冒充的假货,也需要注意识别~ “ 翠性” ,是指翡翠独有的光泽及内部纹理(纤维交织结构),在强光下或放大镜下观察,可见到玉石中的结晶体呈粗大的丝条状、斑块状排列,好似昆虫的翅膀一般,故有“翠翅”之称。
因为这种特征就像苍蝇翅膀一样,所以也会有人称它为“翠翅”,还有的人把它叫做“苍蝇脚”; 而对于天然翡翠而言,其“翠性”的表现又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表面具有“翠色”(颜色)和“水头”(光泽透明度)的两个特性,且具有“翠色”和“水头”的边界; 另一种就是仅仅具有单方面的特性,比如在“水头”很好的情况下,我们肉眼看到的是“半透明”至“透明”的状态,此时如果具有“翠色”的话,则是呈斑状或者条状的绿色分布在“水头”中,两者相互交融; 如果没有“翠色”而仅具有“水头”的话,那就说明这块玉石并不是天然的翡翠,而是其它玉石或者有机宝石仿制的。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天然翡翠都有“翠性”,但是其“翠性”的程度却有轻有重,这与翡翠的形成过程有关。
我们知道,翡翠是由硬玉岩(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经高温、高压形成变质作用产生的,而在形成过程中,其内部的矿物晶体之间会发生重结晶现象,从而产生“翠性”; 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百分百成功的,部分硬玉岩会保留原始的粒状结构,这样就会产生比较清晰的“火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玻璃种”“冰种”等,这样的翡翠质地细腻,韧性较高,不容易受损。
相反,如果重结晶作用完成得比较好,则会产生均匀的细粒结构,此时形成的翡翠质地相对较为疏松,受到外力影响容易产生损伤,而且“翠性”会比较明显【图片】根据“翠性”的大小和疏密程度,可以判断出玉器制造的年代。 因为古代冶炼工艺比较落后,无法彻底去除玉石内部的杂质,所以古代的翡翠制品比现代的翡翠制品更加通透率低,杂质较多,因此“翠性”也比较明显。例如,我们在北京故宫博物馆所看到的清代翡翠首饰,大多都具有比较大的“翠性”。
而现在的翡翠原石原料由于开采条件越来越好,质量也越来越高,经过加工之后的翡翠饰品大多数都会很通透,杂质很少,所以“翠性”就不太容易看到。但是,如果仔细观察的话,还是能够发现一些特征的—— 首先,可以看到光线可以在玉的表面漫射开来,形成非常柔和的视觉效果(如上图); 其次,如果在光线较强的位置,也可以观察到隐约的条纹,这就是由无数纤环带组成的“翠线”了哦; 最后,如果有光源照射的话,还可以看到一圈圈的光晕,犹如镜头上的灰尘,这个就是被称为“绿晕”的亮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