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是什么物质组成?
翡翠即由硬玉矿物,主要成分为硅酸盐铝镁的玉石。 硬玉(Jadeite)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晶体属等轴晶系的橄榄石族矿物,硬度6.5~7,密度3.28~3.40g/cm^3,断口贝壳状或参差状,颜色鲜艳、明快,具有玻璃光泽。 它有一个很特别的属性就是“多色性”,也就是在同一块翡翠上可以出现多种颜色,通常为绿色和白色,也有双色甚至三色的翡翠。这主要是因为其内部结构的存在形式不同而造成的。当我们在观察一块翡翠的时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观测它的颜色变化。
如果从光的折射原理来分析,可将其分成三个层次的颜色:基色、底色和浮色。 基色指的是翡翠中主要以无色或浅色的基质部分;底色是指那些色调暗淡但分布范围广的颜色;而浮色则是存在于表面,色调鲜艳且分布范围较窄的颜色。 正是由于这三种颜色的共存,才成就了翡翠千姿百态的色彩效果。
除了多色性之外,硬叶还有另一特性叫做“变彩效应”。 这是因为在紫外线、红外线以及微波波段,这些波段的光线能够穿透树叶,从而使叶片产生折射、反射和扩散的现象。而这种变彩效应会在硬玉表面形成彩色晕圈,随着光线的强弱和角度的变化而产生色彩的变化。 这就像是一块透映着七彩光芒的宝石,闪烁诱人。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总说翠色娇俏,而蓝水、晴水也是极美的颜色。
翡翠的矿物成分非常复杂,可以说由许多玉和非玉的矿物所组成。其主要矿物成分是硬玉(也称 jadeite),还有下列一些伴生矿物:钠铬辉石、绿辉石、紫苏辉石、霓石、钠长石、阳起石、重晶石、角闪石、铁十字星、磷灰石和水矿物等。这些伴生矿物在翡翠中所占的比例多少不一,往往使得翡翠的质地和颜色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变化。
硬玉(jadeite)是辉石族的一员,是正解理柱状和长柱状的硅酸盐矿物。通常它具有玻璃光泽,有时带黄色或玫瑰色色调,晶莹通透,硬度较大,宝石学家测量的结果为在6.5至7之间(mohs 铡度)。硬玉的相对密度为通常在3.30至3.38之间,并随其所含元素成分(钠、钙、镁和铁等含量)的变化而略有变动。硬玉的折射率值为1.656至1.685,双折射率为0.030。硬玉是正晶石,具一级或二级多色性,多色性颜色与颜色石英相似,即褐黄至褐红,浅绿至深绿,无色至褐色等。
钠铬辉石是辉石族的一员,呈纤维状或放射状等集合体,具丝绢光泽,玻璃或油脂光泽,宝石学家测量的结果一般在6左右(mohs刻划度),相对密度为3.35至3.40(有的资料为3.55),折射率值为1.70至1.73。钠铬辉石往往显示鲜亮的铬绿色的翠绿色和深绿色。它有时与硬玉同时伴生,而形成具有“翠性”的翡翠,但比硬玉质地要粗。
霓石是一种具碱性的角闪石,呈纤维状、放射状或针状的集合体,具丝绢光泽或蜡脂光泽。它具有玻璃或油脂光泽,其颜色常为鲜亮的翠绿或深绿色,宝石学家测量的结果一般在5到6之间(mohs刻划度)。霓石的相对密度为3.02 至3.33,折射率值为1.64。由霓石组成的翡翠,一般没有“翠性”,常具有平行条带的现象。
翡翠的外观和化学成分随其所含的不同矿物含量而有较大差异。按其颜色的不同,大体可分为绿色和非绿色两大类。
绿色翡翠的成分较为复杂,它由硬玉和其它伴生矿物所组成。按颜色的变化而分为“宝石绿”、“翠绿”、“秧苗绿”、“菠菜绿”、“祖母绿”等。“宝石绿”是一种非常均匀而浓艳的鲜绿色,几乎不见原生色瑕斑或藓斑,它常呈半透明至透明状,是色、透、匀三者高度结合的一种绿色翡翠,极为珍贵。“翠绿”、“秧苗绿”和“菠菜绿”等,均为浓艳和娇嫩的绿色,基本色调较纯正,一般常带有蓝或黄等次色调,颜色比较均匀,石性小,玻璃光泽强。这种绿色翡翠的化学成分以硬玉为主要矿物(含量一般≥85%),常含有许多钠铬辉石等绿色矿物微量分散赋存在硬玉的晶格间。
非绿色翡翠的品种较多,如蛋青色、白、灰白、紫色、乌色和黑色等。其组成矿物一般以硬玉为主,其它次生或共生矿物含量的变化是造成颜色改变的主要原因。如蛋青色、白色和灰白色翡翠主要由硬玉矿物组成,颜色色调、浓度、饱和度的变化主要是由次生产物(如方解石、透闪石、蛇纹石及粘土类矿物等)种类及数量的增减所决定。由于它们常缺乏一种较好的色调和饱和度,所以价值较低。紫色翡翠具紫色色调,一般透明度较低,其颜色的来源主要是由一系列不同折射率的针状纤维状的褐铁矿所致(据周仁等,1980年)。乌色和黑色的翡翠一般是由硬玉和角闪石及黑的辉石组成(如绿辉石和紫苏辉石),颜色鲜艳度及透明度较差,因此价值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