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检测会有假吗?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国内比较著名的几个检测机构 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GTC) 上海市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站(SHIGA) 广东宝石鉴定中心(GBSC)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检测中心(CDG) 中矿珠宝检测认证中心(CWTA) 这些机构都是属于政府授权的具有第三方公正资格的机构,所颁发的证书具都具有法律效力!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个实验室都只对自己的标本负责,即他们只会对送样人提供的样品负责,如果送检人没有提供虚假资料的话,那么机构就不会有错,如果出现错判,那就是误判,需要重新判定;反之,如果送检人提供了虚假材料,那么后果则应由他(她)个人承担。 在国内,除了以上几个比较权威的机构外,还有很多地方的质检所、或一些学校也开展有玉石珠宝检测鉴定方面的业务,这些机构有些也会出具有证明力的报告,但是其评价结论的可靠性与权威性则不一定能够得到保证。 在选购翡翠时,我们可以请售方提供其购进的发票,以及所购翡翠经权威部门检验合格的结果。还可以通过网上查询或者电话等方式来核对所购翡翠的真假,以防买到假货。
1. 官方网站查询 比如要查一个证书的真假,可以直接到相关认证的官网进行查询,登录后输入证书上的编号即可了解到该证书的信息,包括:证书上的照片、申请人的信息、验讫标志、证号等。 通过官网,还可以查看已经验证过的证书,以便对比查看。
2. 微信查询 目前很多检测机构都会开通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上也可以查到了不少功能。在微信搜索栏里输入“检测单位简称”,即可看到相关的检测结果。点击“查看服务”就可以找到对应的查询功能了。 和官网一样,也是输入证书上的编号即可查询。
3. 短信查询 有的机构还开通了短信查询的功能,同样也很方便,只要发送证书上的编码至指定的号码就可以了。一般会在10分钟内收到回复,显示证书的详细信息。 如果收到的短信显示“该号码未备案/查询不到证书信息”,那就有可能说明这个证书是假的啦!
几乎不会有,正规的翡翠检测,例如国家金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或者国美的鉴定中心,他们的仪器都是非常先进的,同时鉴定人员也是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对翡翠的鉴别有着非常强大的判断能力,所以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正规专业机构出具的鉴定结论,是可以信赖的,是符合翡翠实际品质的。
市场上号称什么大师鉴定的,或者一般珠宝店可以出具的鉴定证书,是不具备鉴定效力的,也就是只做给客户看的而已,所以一定要到正规的具有鉴定效力的翡翠检测机构去进行翡翠鉴定。
而翡翠的鉴定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一:观察颜色。
鉴定翡翠首先看的就是颜色,翡翠的颜色是否纯正、明亮、浓郁是鉴定翡翠的A、B、C货的重要标准,鉴别翡翠时,必须观察其底色是否透明纯正,看色形、色块、色团、色韵、色相是否完美,是否清底亮,是否具有刚性光等。
二:观察翠性和石花
观察翡翠是否具有“翠性”,“翠性”是鉴定翡翠的主要特征。由于组成翡翠的硬玉、绿辉石、钠铬辉石等纤维状、柱状晶体具有一定方向性的定向排列,因而在翡翠中常可以看到由这些纤维状、柱状的绿色(或其它色)矿物流纹与白色背景部分有规律相间排列组合而成的团块,这些团块一般为长条状或束状,并且在光线切割下(也可通过聚光手电筒观察),在其表面上可以看到散射光线,表面呈现砂砾状、冰粉状、桔子皮状、小米状、针状等等,这些现象称之为“翠性”。
翠性是鉴定翡翠的一个独特标志,具有翠性的珠宝玉石有翡翠、水钙铝矿、黝帘石化斜长岩。翡翠一般为“玻璃光泽-油脂光泽”,而独山玉“油脂光泽-腊状光泽”,岫玉则为“腊状光泽”,水钙铝矿“玻璃光泽-亚金刚光泽”,黝帘石化斜长岩“玻璃光泽-腊状光泽”。观察“翠性”可以确定是否属于翡翠,而玉器透明度、光泽等观察可基本区分翡翠与某些玉石。
翡翠常可以看到一些白色斑块,有冰晶状、丝絮状、团块状等,称之为“石花”,这是翡翠特有的石纹和特殊标记,某些独山玉、黝帘石化斜长岩中也可看到少量“石花”,但这些与翡翠的“石花”在数量、质地、形态等方面有较多差别。
三:观察裂隙、充填物
用10倍放大镜及聚光手电筒观察翡翠表面和内部有无裂隙及其裂隙处有无胶、塑料等的充填物或染色,同时可以观察翡翠的颜色与裂隙的关系。
四:测量密度、折射率,
通常翡翠密度为3.32(±0.03),折射率为1.655-1.69(点测折射率分别为1.66和1.68),其它如独山玉、水钙铝矿、染色石英岩等的密度和折射率与翡翠均有较明显的差别。
五:红外吸收光谱测试
翡翠在980、1210、1530、2300cm-1处有较强的吸收谱带(这些吸收谱带分别属于分子的伸缩振动和变形振动所引起),独山玉、水钙铝矿、黝帘石化斜长岩的红外吸收光谱与翡翠不同,可以基本区分。而染色石英岩、玉髓在3550cm-1处有宽而强的谱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