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戴翡翠如意好吗?
男生是可以佩戴翡翠如意的。 首先,从材质上来说,天然形成的翡翠,除了部分含有一些铬、铁等微量元素之外,基本上是不含什么杂质的。也就是说,翡翠本身就是一种化学性质不太活泼的矿物晶体,也不会和什么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其他物质,所以是不会对人体有什么损害的。
其次,从功能作用上来讲,玉在古代就有“安魂魄,利血脉”(《本草纲目》)的作用,也有“久服轻身延年不老”(《神仙传》)的功效。而现代医学也证实,经常适量地接触自然界的玉石,可以刺激皮肤内神经感受器产生脉冲式反射,进而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整植物神经功能,从而使身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得到调整,提高整体的抗病能力,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至于您说的“我本身带翡翠有没有什么好处”的问题,既然能长期佩戴,那就说明您是认可的;既然认可,那肯定就是有道理的,或者说是有所受益的:比如心情愉悦(看到就会想起美好的事情)、比如健康改善(佩戴后感觉浑身舒畅、精力更加充沛)等等都是收益。 当然,可能也会有不舒服的时候,比如刚开始佩戴不适,或者因为个人体恤的原因导致首饰变形。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不必慌张,及时清理、养护即可。(注意保持首饰的清洁、避免与强酸强碱接触)
中国人佩玉的历史已经有8000多年了。玉器是一种有形的文化,它伴随着中国文明一路走来。玉器不仅是物质财富,更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精神财富流传。玉器作为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化产品,承载着丰富的信息,不仅对研究中国人的民族心理、伦理道德、哲学思想、审美意识、风俗习惯以及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价值,而且对研究不同时期的历史、经济、文化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实证作用。
翡翠是历朝翡翠文化、和田玉文化、儒家文化、民俗文化、帝王将相文化等中国玉文化之集大成者,是东方玉文化的标志性产物。
《礼记》、《诗经》、《周易》等书中都记有以玉比德的学说,将玉人格化,赋予玉石以人的道德情操。所谓“宁为玉碎”、“洁身如玉”、“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博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挠,义之方也;孚符难离,辞之方也。”、“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砯 然,其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等说就是对“玉德”说的阐述。
古人以有德无才为愚,有才无德为奸,有才且有德为贤。古人在“玉德”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玉器能“引人归仁”,“以仁引人,犹玉之君子,温润而有光泽(《礼记•聘义》)”。儒家还认为,性有三品,以玉品养性,可使中品之性向高品转化。因此封建帝王、王公、文武大臣等达官们不仅以玉表示身份等级,平时也要佩带玉饰,他们认为这样可以修身养德并且避邪,能有福有寿,死后有玉敛葬则可保遗体不朽长生,永享太平。皇帝玉玺更是皇权的至高无上的象征。封建帝王还将玉作为国之重礼颁赏有功之臣,这更加巩固了玉器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位置。在中国儒家文化所代表的传统文化中,玉文化是最其特色的部分,甚至成为东方玉文化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