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条件才产翡翠?

胡彦霞胡彦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其实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个馈赠,一个偶然的机会,才有可能形成一块好看的翡翠原石。 大家都知道,自然界里很多岩石都是晶状体,比如水晶、黄玉等等,形成过程都是液态的水晶溶液,顺着缝隙或者空洞慢慢沉淀凝聚成晶体。但是也有部分岩石不是晶状的,比如玛瑙和翡翠。

目前学术界对于这两种物质的生成原因争议不断,我在这里给大家讲讲主流的几个观点。 第一个就是玛瑙是玉屑岩,也就是由矿物颗粒聚集而成的集合体。而翡翠则是由大量软玉微粒聚合成团的石髓,经过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部分玉石内含的物质发生改变,一部分铬离子进入晶体空隙,使得原本的软玉变为硬玉,同时颜色也开始变化,慢慢形成了现在的翡翠。

第二个就是翡翠是由富含钙镁铁质的暗色矿脉侵入花岗岩或片理中,经高温高压结晶形成的。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应力作用,产生了变形和裂隙。之后化学成分逐渐改变,形成我们现在所认识的翡翠。 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两种石头都是从矿物质经过挤压形成,也就是说最开始是一些颗粒,然后变成小块,再聚合在一起成为大块。所以我们可以把翡翠理解为结晶体,只不过组成它的矿物质种类较少,结构细腻且均匀,所以看上去很通透。

除了这个以外,要形成漂亮的翡翠还有很多限制因素。例如环境,它只能存在于一定的压力之下,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之中。否则一旦外界条件不适合,就会形成其他玉石或者是石头。还有就是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形成的时间短,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化学反应和内部构造完善,那就不能形成有经济价值的翡翠。最后就是位置了,虽然是同一块母体,但不同的地理位置,也有可能形成不一样的宝石,因为周围的环境是不一样的。

查雨苗查雨苗优质答主

在地质上对翡翠成因的看法存在很多不同观点,尽管有些观点并不完全一致,但共同的观点都承认两个重要条件:一是构造挤压带;二是低温、低埋深和低侵位作用的中、酸性岩体。在构造带中由于强烈的断层与剪切作用及变质变形作用,在中、酸、基性岩床中产生具有层纹的绿辉石糜棱岩或高级碎裂岩。

在其附近,当具有丰富的Na、Ca及Cl等物质的热液产生时,在构造裂隙中与上述带有层纹的绿辉石岩互相作用,便产生具有明显定向排列(与绿辉石的定向排列保持一致)的硬玉矿物,经过蚀变、硅化与玉化作用,形成翡翠玉石。因此,在基、中、酸性岩体附近的构造挤压带是翡翠的重要产状。

世界上主要的翡翠产区有缅甸、墨西哥、俄罗斯、日本和我国新疆等,其总的产地不超过10个。其中缅甸蕴藏量巨大,产量占世界翡翠95%以上,且质量最佳,所以国际上商界与学术界公认最优质的翡翠出在缅甸。其次为危地马拉与加拿大,均属一般品级。

我国新疆也产翡翠,1962年在和田地区阿尔塔什发现硬玉矿体3条,矿体长20米,宽1.4米,长轴与围岩接触带一致。据考证,其年代为晚二迭世。但是,由于该处的翡翠颜色和透明度较差,不能作为宝石材料。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