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为什么有晶体?

元琳灵元琳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题主买的这个镯子,属于糯种阳绿(春带彩),有晶体很正常啊! 首先,要明白一点,世界上没有“完全均匀”的事物存在——哪怕是最小的原子都有其自转和轴率,更何况是大块的玉石。

所以,天然的翡翠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许色根、色脉或者晶体的存在,只是有的明显可见,如这个春带彩镯子,有的几乎看不见,但用紫外线或红外线照射的话,还是能够看到其中的纹理的,如下图所示。 这里也简单解释下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知道,构成玉的主要矿物是透闪石(占90%以上),而透闪石的分子链是有方向性的,会呈带状排列,也就是说,在自然状态下,透闪石分子链往往是一堆一堆的,形成一种类似纤维交织的结构(即“纤维状结构”)。 当透闪石中有绿色铬离子和紫色钙离子的存在时,透闪石就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其中,含绿色较多的称为春带彩;含有紫色较多的称为紫罗兰。

而这个镯子中,绿色和紫色均比较多,因此称之春带彩。 当然,除了透闪石成分外,其他致色矿物(铬云母、锰铝榴石等)的存在也会造成颜色的差异,但由于含量很少,整体影响不大。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天然翡翠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其中矿物质的成分多为固态结晶,而不是液态流动状,这也就导致了晶体存在的必然性。

糜楠莉糜楠莉优质答主

构成翡翠的硬玉矿物是属于硅酸盐矿物中的一种,此类矿物体积较小,晶体之间相互交错成致密状,即为粒状晶质体,也称微晶或隐晶质体,所以绝大多数的翡翠在其表面看不见显晶质。

第二,在特级玻璃种翡翠中,它的致密度很高,具有极佳的晶莹通透感,其透明度可与优质水晶媲美,但其表面仍然不具备结晶后所具有的晶面,只是在肉眼下可觉察到极其细微的丝状或纤维状结构,借助显微镜则可观察的更为清楚,但这些并非是结晶,而应属粒状晶质体范畴。真正具有透明度的结晶颗粒在优质翡翠中偶尔可见。这些透明颗粒属绿辉石(与硬玉同属辉石类)或透辉石等类的石英矿物,呈鳞片状或多角连生状散布于硬玉之中。

第三,玻璃种及冰洲石等优质翡翠中常具有“絮状物”或“冰纹”,并有人将此解释为“结晶”,这也是一处误解,“絮状物”及“冰纹”的出现是因硬玉矿物在生长结晶过程中未到充分结品化的阶段,因此而残存下的内部显微结构。

第四,翡翠的冰种和冰裂纹,有人把“冰”解释为结晶体,其实“冰”也非结晶。“冰”是硬玉在生长过程中间杂了一些未完全硬玉化或未硬玉化的其他钠长石矿物而产生的。“冰裂纹”出现的原因也有两种:一是在硬玉的晶面上有裂隙时,被外部的钠长石矿物填充所致。二是硬玉晶体在生长发育不好的情况下,形成不规整状态时,晶面之间会有间隙,而这些间隙在硬玉质体生成之后未被其它硬玉质体所胶合,由此也产生了与“冰”略有不同的“冰裂纹”。(翡翠中另有一些裂纹则是后裂的,主要在翡翠形成之后的构造变动中产生,或是开采矿的过程中爆破或碰撞所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