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表面是什么?

怀友怀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表面”是一个相对存在的概念,对于宝石学来说,一般分为两个层面,浅表层和内部,通常说的“表面”多指前者而言; “表面”也是因人而异的,与个人接触物体表面光滑程度的感官差异相关联(当然也有个体差异),比如我们摸自己皮肤时感觉是粗糙的、多皱褶的,那么摸别人皮肤时会觉得很滑溜溜、不细腻的就觉得不是那么好看,甚至觉得不够尊重…… 所以“看起来好像有什么东西覆盖在表面”实际上是没有覆盖,只是个人感官差异,就像不同人眼睛色差明显,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眉眼时觉得不清晰,需要凑近了细看才能确认,其实是“本来就很模糊”而已;

“表面”其实是很小的一个术语,在宝石学中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定义——它更像是一个度量衡单位一样,只是一个用于描述客观存在的感知单位而已,以它来度量不同种属的矿物或岩石的特征,尽管会有一些共性特征,但更多的还是个性特征; 也就是说,您所看到的“表面”其实是由很多个不同的面组成,每个面的硬度、解理发育程度、抛光痕迹等等都是不一样的——“表面”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居俊安居俊安优质答主

翡翠的表面特征是评价翡翠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之一,一般可用十倍放大镜观察。常见表面特征有:

(1)翠性:组成翡翠的最主要的矿物是硬玉,硬玉属于斜顽辉石类,显微晶质,呈柱状、纤维状,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生长发育不均匀,因此在翡翠的表面呈现一些粒状、纤维状或柱状的闪光晶体,行内统称为“翠性”,这是鉴别翡翠最为重要的标志。由于组成翡翠的各晶面发育的程度(即翠性发育程度)不一样,因此所表现出来的外观效果也有所差别,如发育不均匀的翡翠由于翠性明显而使外现粗糙,如“蓑衣翠”;而发育十分细密、均匀的翡翠,翠性就不易出现而显得十分细腻温润。行家在评鉴翡翠质量时又往往把翠性特征称为“苍蝇翅”、“青头皮”等。

翡翠的翠性在不同发育状态下,其视觉效果不一样,一般发育均匀、细密在阳光或灯光下呈现柔和的闪光,显得温润娇艳;在强光下或转动翡翠时,可以观察到闪光的翠性晶体如雨后苍蝇翅膀一样上下翻飞,因此称之为“苍蝇翅”;一般认为“苍蝇翅”越多,质量越好。而有些翡翠,其翠性发育状况差,结晶较粗,不细密,在翡翠表面呈现明显粒状、柱状(如黄杨绿、紫罗兰等)或鳞片状(如红翡翠、绿翡翠、蓝翡翠等),显得粗糙难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