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怎么看罡?

原宸穆原宸穆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一个大家平时可能比较少听到的名词:“罡”字在古玉鉴定里指代的是玉器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薄膜,又称为“包浆”或“黑斑”。 所谓“有‘芒’必有‘罡’”“无‘芒’不生‘罡’”,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有翠色显露(俗称“起翠”)必定会有这层氧化物膜存在;而没有翠色的白玉或青料玉器,则不会生成这层物质。所以这一层氧化物膜是判断玉器是否自然成色的一个重要依据。

不过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层氧化物膜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玉器放置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厚,因此年代越久远的古玉表面这层“炁”感就越是明显。 但另一方面,因为自然界里玉石的矿物流通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因此在鉴定里我们也需要区别天然形成的“罡”与人工上色的“胶”。方法也是观察,虽然两者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厚重,但天然的“罡”是浑然天成的,颜色和亮度是随玉石本身纹理而变化的,而人工着色的“胶”往往更均匀、明亮且具有玻璃光泽,看起来更鲜亮。

当然,对于现代人工染色剂的使用而言,这一点似乎已无关紧要了。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讨论的“罡”只限于自然形成于玉器表面的那部分,而不包括后人为防止玉器受沁(浸入液体中)而在外层涂抹的护漆。

李俊枚李俊枚优质答主

要识辨玻璃种,关键在于“水头足”且无绵,其透明清澈的程度犹如玻璃,故而得名。玻璃种的翡翠色彩淡雅,常常为白色或近于白色的绿色,行内有句话叫做“三分色,七分底”,足以见得底子对一件玻璃种翡翠饰品的重要性。

而玻璃种翡翠常常是高货或大手笔的选材,几近完美的它,如果存在一些小瑕疵,行内称为“翠性”,就是由其内部的硬玉矿物颗粒所构成的星点状、针状、柱状等反射光的“闪光”效应。这些“翠性”其实也正说明了翡翠的天然性。

冰种翡翠因为其通透如冰的质感而得名,冰种的外观给人以清凉素雅之感,有别于其他色彩绚丽的翡翠除绿色以外的其他颜色,行内多称作“俏色”,是属于较为珍贵的色彩。如果一件冰种饰品有较好的俏色,那么价值就大大增强了。冰种是次于玻璃种的上等品种,有“亚玻璃种”之称,常常有“起翠”,冰种翡翠在所有翡翠饰品中都属于中高端货品,常常用来做手镯,吊坠、戒面等。

要给冰种翡翠挑毛病,就要从其透明度说起了,如果说玻璃种代表的是百分之百的冰清玉洁的话,那么冰种可能就还稍微差那么一点点,通常还有些小絮点,但这也是正常的。还有一点,如果说玻璃种翡翠的颜色像春兰冬雪一样清秀高雅的话,那么冰种翡翠的颜色也许就少点雅致,多点灵动。

冰种玻璃种翡翠在色调上、品相上、水头上都无与伦比,但是相对数量少,所以价格较高,在选购收藏时,一定要选择信誉好的品牌,以防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