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优化过什么样子?

李俊枚李俊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强答一波,最近正好修复了一只蓝水料子的手镯。 先上图片 看外观大概就知道这是一只天然翡翠手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但是!这只手镯有暗伤,而且相当严重——在镯子圈宽处的表皮下大约2mm的地方,有一道长约40mm的裂纹(如图)。虽然不露出肉,但用手指甲能感觉到。

如果这是您手上的手镯,那么非常遗憾的告诉您,这种裂纹是无法用镶嵌、改口等手法修复的(至少我们这里做不到),只能是取出玉质后,在伤口处进行工艺修补,再打磨抛光,最后做成成品。

因为是在表面,所以抛光的时候很容易就把它抛掉了。当然,如果是内裂或者石纹什么的就另当别论了,直接做成品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但这样处理之后,其价值也就和原来大相径庭了。

那么,如何避免购买到这样的“天然”翡翠呢?除了走运外,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有信誉的卖家,比如有正规鉴定证书的机构或个人(注意别买到假证书啦!);还有,尽量选择尺寸偏小的手镯,那样更便于观察,而尺寸大的镯子难免会有细小的瑕疵被忽略掉……

巫广桐巫广桐优质答主

浸泡胶的A货翡翠,通常具以下一些特征:

(1)在长、短波紫外光下,常出现蓝、白或浅黄绿色荧光,给人以油汪汪的感觉。具蓝、白荧光者,是胶或塑料浸泡所致,具浅黄绿色荧光者,则是浸蜡所致。具这些荧光者,其折射率常在1.62左右,密度常在3.22—3.28g/cm3之间,这些指标虽仍在天然翡翠范围之内,但已属偏低者。若是玻璃光泽,则应是A货翡翠,若光泽变弱,常有树脂光泽,则应是B货翡翠。

(2)表皮具凹坑、蚀洞或龟裂,但内部可见到细小的裂纹、絮状物,甚至色根,与天然A货翡翠一样。若浸胶进入内部裂纹之中,则有玻璃光泽、翠性。这些特征是B货翡翠所不具备的。若将这些样品置入无色透明的液体之中,则浸入的胶与液体的折射率相近,胶体变得近乎透明,使表皮的凹坑、蚀洞或龟裂特征更为突出,有助于与其他几种处理翡翠相区别。

(3)其颜色和翡翠“苍蝇翅”上的颜色可以一致,有时还可见到色根现象,在透射光和反射光下,常可见到粉红色闪光,这与天然翡翠色泽一致。

(4)颜色可有深有浅,有偏绿、黄绿或暗绿者,这是染色所致。在偏光镜下,该颜色可有全亮、全暗现象,即呈多色性。

(5)具较特殊的“水线”,系由浸入的胶和翡翠交织在一起构成,常有粉红色闪光包在“水线”内。

(6)颜色偏暗、发乌、发闷,但翠性仍存在。由于部分裂隙被胶质填充,故在透射光下,整体上并不发乌,有些样品只在局部发乌,而其他部分还可呈鲜亮绿色;有些样品在整体上不发乌,但若以反射光观察,仍可在表皮看到其发乌的本色。

(7)颜色漂浮于表面,并可有入隙的现象。

总之,上述这些样品常是处于A货或B货翡翠之间的过渡类型,因而具有一定的欺骗性。特别是当与B+C货翡翠对比时,其颜色、翠性、水线、色根、光泽等更接近于A货翡翠。因此,在鉴定工作中要注意这些样品的特征,同时利用滤色镜、紫外光、偏光镜、二色镜等手段,与A货和B货翡翠进行对照研究,方可得出正确的结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