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钱王是什么钱币?
“钱”字最早出现在东汉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里,解释为“泉也”。可见“泉”、“钱”二字古义相通。 春秋战国时,各国国君大多拥有铸币权,因此各国所铸货币形制不一,如赵国的“刀币”、齐国的“刀币”、楚国的“布币”等等。这些早期货币大多以金属铸造,被称为“铜币”或“银币”。秦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其他国家原有的货币制度,统一铸造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这就是我国最早的青铜货币。
秦始皇死后,秦国分裂,各地割据势力纷纷称王,铸币权力下移,出现了“王币”或者“盗币”;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军绿林、赤眉军先后建政,由于缺乏铸币经费,遂盗铸货币或者自行发券信用,史书称之为“伪钱”或“盗铸钱”。这些“王币”、“盗币”和“伪钱”都是民间私铸的货币,不是正式货币,所以也不能在官方场合使用。只有官方铸钱才是“钱”,否则就是“铜”、“铅”等原材料。因此人们常说“铜钱”、“铅钱”“铁钱”“银钱”等,而不会说成“铝钱”、“金钱”之类。
汉朝以后,战乱频繁,铸币权下移趋势更加明显,民间盗铸更趋猖獗。到了唐五代时,军阀混战,朝廷往往以缺铜为由,放任私钱通行,甚至鼓励民间私铸。于是当时社会流通的“私钱”和“恶钱”大量涌现,质量低劣,形制不一。
宋代时,四川地区实行铁钱制度,以铁钱作为主要货币,导致当地“私钱”盛行。所谓“私钱”其实就是将官方铸币外逃的工匠私自带出的模具所铸成的货币,因质地粗劣,被称为“私钱”或者“盗钱”。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明朝。
清朝初期,为了对付江南地区私人钱庄和徽商囤积居奇,制造虚假繁荣,政府曾经明令允许民匠鼓铸小钱。但清朝中叶以后,民间冶炼铸造技术提高,加之铜料供应充足(大量海外贸易铜和国内矿冶),致使民间铸币泛滥。嘉庆皇帝曾指出:“朕闻川、陕一带民间至今将铜瓦镀金,仿照制钱模样,敲击成型,谓之‘新钱’;即挖补翻砂,亦能仿型,谓之‘贼钱’。这两种钱在市面流行,难以辨别真假。”(《清仁宗实录》卷一百四十)当时“新钱”、“贼钱”充塞于世,真钱反而不值钱。人们常用“一文不值”来形容毫无价值的东西,这“一文”指的就是那时候的“新钱” 和“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