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没有金币?
当然有,而且数量还不少… 先秦时期已有黄金货币,称“金饼”、“金刀”等,秦代以圜金(圆形的金版)为单位作为黄金货币使用;汉代沿袭秦制,也使用圜金,且将黄金与铜铸成合金流通,称为“金饼”或“赤金”;唐代开始将金饼改称为锭,并沿用至今。 唐代的“锭”是圆形扁平的,有点像现在的纸币,但当时是用于贵金属货币兑换的凭证,不是法偿货币,也就是说不能用“锭”直接买东西——你想把100块钱换成200块钱的新品,可以,拿你手里这叠“锭”来换就行了,但是不能用它去付税或者发工资,必须换成“铜钱”才行。唐代以后各朝代的黄金货币大体上都采用“锭”的形式。
至于宋代,在钱币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因为宋太宗时颁布官卖制度,规定私铸钱可以卖给朝廷,而收买的价钱就是每一百斤银只给一百斤铜钱,也就是每两白银只能换到几分钱左右的铜钱,这么低的换价显然是不合理的,于是百姓为了省钱就不买铜钱而卖铜,导致钱荒和铜荒同时出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宋朝先后采取了几项措施,包括禁止私铸,集中冶炼,官买废币、滥币和铸币权归中央等等,这些措施有效地遏制了乱铸钱的猖獗势头,保证了钱法的实施。
不过,虽然民间不铸钱,但宋朝仍然要用黄金作为货币,而且用途还很广泛,不仅赏赐、贿赂要用黄金,赋税征金银,财政透支也要用黄金,甚至对辽、金用兵都要动用大量的黄金。另外,宋代还是牙币兴盛的时代,各种会子、交子盛行一时。 元代的钞币非常发达,统治者认为钱币铸造和使用过程会损耗黄金,造成国家损失,因而严格限制铸币和流通中的货币量,同时又发行了大量钞币。到了明代,始铸方孔圆形钱,即“永乐通宝”,清代继续承袭这一制式,所以这两种钱币的风格都很相似,都属于中国古钱币中“元明型”的代表。
除了政府铸币外,民间也有私铸,比如清中后期大量出现的私版“乾隆通宝”,这种钱往往背面刻字记年,很有研究价值。 近代以来,由于银本位制度的推行和国际贸易的需要,我国又相继设立了北洋和南京两大银元局,仿照外国样式铸造银元。辛亥革命后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财政部,接管了北洋银元局,继续铸币,直到1935年才停止。